第073:高职教育·中德高职实践教学的比较研究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5年03月15日 星期日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德高职实践教学的比较研究
  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其成功与否决定着实践教学的成败。

  (三)中德高职的实践教学体系对比

  (1)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导致中德高职课程教学体系的主线不一样。都是能力本位,但德国FH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现场工程师,其课程体系是技术应用能力本位模式,有模块化、组合型、阶段化(进阶层次)的特点,学科体系明显,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并按技术应用的角度逐层加深、复合,形成课程系列,按预实习—基础理论学习—专业基础理论学习—项目制作1—工业实习—专业理论学习—项目制作2—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来安排,以实习为主线串接;中国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技能人才,其专业课程与教学体系是职业能力本位模式,以职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入手,按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进行课程设置,强调职业岗位工作能力的针对性和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复合性,以整周实训教学为主。课程体系系统设计有差异,德国FH课程有系列化、进阶式特征,中国高职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差,彼此关联不够。

  (2)体系构成环节不一样,中国高职实践教学实验少,缺项目教学和学术旅行,并且与理论教学体系的关联度不紧密。

  三、实践教学基地

  (一)德国FH实践教学基地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主要以实验室为主,几乎每个课程模块都有相应的实验室,并且大多实验室是和企业共建,企业通过捐赠实验设备等形式与德国FH共建实验室。德国FH的周围总有一些著名的大企业, 如埃斯林根(Esslingen) FH的周围有Benz、 Bosch,、Festo、AEG等大公司;曼海姆(Mannheim) FH紧邻德国三大化学企业之一的BASF公司;而纽伦堡(Niirnberg) FH离西门子(Siemens)公司不远等等。德国FH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紧密的校企合作,将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开发成研发基地、实习基地、就业基地,并形成联动。一方面,企业为学校提供应用项目,向学校捐赠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习位置,为毕业生提供工作机会;另一方面,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和咨询服务,输送专门人才。

  (二)中国高职的实践教学基地

  主要以实训室为主,强调校内生产性实训和职业技能训练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如深职院汽车与交通学院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汽车技术实训室打破了按学科组建的格局,仿照真实的职业环境,按汽车4S店的营销大厅进行布置,按专项技能划分实训教学区域单元,按照企业工位模式设立学生实训工位,与校外实习基地一起共建校内仿真教学与校外生产实践训练,校内培训与企业内训,学生考工与社会人员技能鉴定,校内科研开发与企业技术服务,校内职业道德教育与企业职业素质训导相结合的,融生产、教学、技术研发、培训和职业素质训导五位一体的开放式人才培养基地。基地增大了实训设备的投入,模仿企业3-4人为一个工作班组,占有一个工位的设置方式进行设置,达到教学班级每3人有1个工位的目标,满足专业不断增长的校内教学与社会培训需要[6]。

  (三)中德高职的实践教学基地对比

  (1)德国FH实践教学基地是以实验室为主,主要进行实验教学、项目开发和应用研究,为学生解决现场实际问题做准备;中国高职实践教学基地是以实训室为主,主要进行实训教学、创新制作,为学生获得中级工、高级工等职业资格证书和参加技能大赛做准备。

  (2)因为培养目标的要求,与德国FH相比,中国高职实践教学基地缺乏项目开发和应用研究的的基础条件,只是在职业技能训练、鉴定方面较强。

  四、提高中国高职实践教学质量的建议

  针对中国高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吸取德国FH实践教学的有益做法, 中国高职首先要转变观念,明确高职教育是属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复合,其中“高教性”应是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基准,应当按照高等教育的规律来要求,高职学生不仅要掌握较高层次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还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其次结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和探索实际,从加强实践能力,健全实践教学环节,搭建教学—项目开发—应用研究的实践教学体系,夯实实践教学基础条件,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突出创新与应用研究,强化真实项目训练和与大型企业的顶岗实习的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提高中国高职实践教学质量几点建议。

  (一)健全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实践教学体系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针对高层次应用性人才培养,改变以单纯技能为本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1页:封面
   第002页:封二
   第003页:刊物简介
   第004页:目录
   第005页:目录
   第006页:目录
   第007页:区域研究·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
   第008页:区域研究·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
   第009页:区域研究·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
   第010页:区域研究·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
   第011页:区域研究·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
   第012页:区域研究·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
   第013页:区域研究·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
   第014页:区域研究·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
   第015页:教育管理·风险规制、过程管控及价值衡量
   第016页:教育管理·风险规制、过程管控及价值衡量
   第017页:教育管理·风险规制、过程管控及价值衡量
   第018页:教育管理·风险规制、过程管控及价值衡量
   第019页:教育管理·协商民主与共同治理:大学实现民主管理的重要路径
   第020页:教育管理·协商民主与共同治理:大学实现民主管理的重要路径
   第021页:教育管理·协商民主与共同治理:大学实现民主管理的重要路径
   第022页:教育管理·协商民主与共同治理:大学实现民主管理的重要路径
   第023页:教育管理·“自媒体”时代下高校“文化育人”的范式危机及其重建
   第024页:教育管理·“自媒体”时代下高校“文化育人”的范式危机及其重建
   第025页:教育管理·“自媒体”时代下高校“文化育人”的范式危机及其重建
   第026页:教育管理·“自媒体”时代下高校“文化育人”的范式危机及其重建
   第027页:教育管理·“自媒体”时代下高校“文化育人”的范式危机及其重建
   第028页:教育管理·“自媒体”时代下高校“文化育人”的范式危机及其重建
   第029页:教育管理·朋辈互助:学校育人范式转换的一种新方式
   第030页:教育管理·朋辈互助:学校育人范式转换的一种新方式
   第031页:教育管理·朋辈互助:学校育人范式转换的一种新方式
   第032页:教育管理·朋辈互助:学校育人范式转换的一种新方式
   第033页:教育管理·学生贷款运行中的政府职能界定
   第034页:教育管理·学生贷款运行中的政府职能界定
   第035页:教育管理·学生贷款运行中的政府职能界定
   第036页:教育管理·学生贷款运行中的政府职能界定
   第037页:理论探讨·高等教育中“经济人”主体利益博弈分析
   第038页:理论探讨·高等教育中“经济人”主体利益博弈分析
   第039页:理论探讨·高等教育中“经济人”主体利益博弈分析
   第040页:理论探讨·高等教育中“经济人”主体利益博弈分析
   第041页:理论探讨·高等教育中“经济人”主体利益博弈分析
   第042页:理论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学术群体可视化知识图谱构建与分析
   第043页:理论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学术群体可视化知识图谱构建与分析
   第044页:理论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学术群体可视化知识图谱构建与分析
   第045页:理论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学术群体可视化知识图谱构建与分析
   第046页:理论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学术群体可视化知识图谱构建与分析
   第047页:理论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学术群体可视化知识图谱构建与分析
   第048页:理论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学术群体可视化知识图谱构建与分析
   第049页:理论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学术群体可视化知识图谱构建与分析
   第050页:理论探讨·学位授予纠纷的实质
   第051页:理论探讨·学位授予纠纷的实质
   第052页:理论探讨·学位授予纠纷的实质
   第053页:理论探讨·学位授予纠纷的实质
   第054页:理论探讨·学位授予纠纷的实质
   第055页:比较教育·美国高校筹资机构建设及启示
   第056页:比较教育·美国高校筹资机构建设及启示
   第057页:比较教育·美国高校筹资机构建设及启示
   第058页:比较教育·美国高校筹资机构建设及启示
   第059页:比较教育·美国高校筹资机构建设及启示
   第060页:比较教育·台湾私立高校发展考察报告
   第061页:比较教育·台湾私立高校发展考察报告
   第062页:比较教育·台湾私立高校发展考察报告
   第063页:比较教育·台湾私立高校发展考察报告
   第064页:比较教育·台湾私立高校发展考察报告
   第065页:学科与专业·地方重点工科院校重点学科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第066页:学科与专业·地方重点工科院校重点学科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第067页:学科与专业·地方重点工科院校重点学科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第068页:学科与专业·地方重点工科院校重点学科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第069页:学科与专业·地方重点工科院校重点学科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第070页:高职教育·中德高职实践教学的比较研究
   第071页:高职教育·中德高职实践教学的比较研究
   第072页:高职教育·中德高职实践教学的比较研究
   第073页:高职教育·中德高职实践教学的比较研究
   第074页:高职教育·中德高职实践教学的比较研究
   第075页:高职教育·中德高职实践教学的比较研究
   第076页:高职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瓶颈与对策
   第077页:高职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瓶颈与对策
   第078页:高职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瓶颈与对策
   第079页:高职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瓶颈与对策
   第080页:民办教育·高校与企业合作模式的独立学院发展战略研究
   第081页:民办教育·高校与企业合作模式的独立学院发展战略研究
   第082页:民办教育·高校与企业合作模式的独立学院发展战略研究
   第083页:民办教育·高校与企业合作模式的独立学院发展战略研究
   第084页:民办教育·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的构建
   第085页:民办教育·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的构建
   第086页:民办教育·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的构建
   第087页:民办教育·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的构建
   第088页:开发大学·我国开放大学建设的路径及模式选择
   第089页:开发大学·我国开放大学建设的路径及模式选择
   第090页:开发大学·我国开放大学建设的路径及模式选择
   第091页:开发大学·我国开放大学建设的路径及模式选择
   第092页:留学生教育·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来华留学生的教育需求与体验分析
   第093页:留学生教育·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来华留学生的教育需求与体验分析
   第094页:留学生教育·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来华留学生的教育需求与体验分析
   第095页:留学生教育·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来华留学生的教育需求与体验分析
   第096页:留学生教育·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来华留学生的教育需求与体验分析
   第097页:留学生教育·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来华留学生的教育需求与体验分析
   第098页:教师与学生·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特点实证研究
   第099页:教师与学生·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特点实证研究
   第100页:教师与学生·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特点实证研究
   第101页:教师与学生·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特点实证研究
   第102页:教师与学生·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特点实证研究
   第103页:教师与学生·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104页:教师与学生·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105页:教师与学生·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106页:教师与学生·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107页:教师与学生·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108页:教师与学生·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109页:教师与学生·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影响就业质量的实证研究
   第110页:教师与学生·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影响就业质量的实证研究
   第111页:教师与学生·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影响就业质量的实证研究
   第112页:教师与学生·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影响就业质量的实证研究
   第113页:教师与学生·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影响就业质量的实证研究
   第114页:教师与学生·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影响就业质量的实证研究
   第115页:教师与学生·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影响就业质量的实证研究
   第116页:教师与学生·基于社交媒体的大学生求职模式探微
   第117页:教师与学生·基于社交媒体的大学生求职模式探微
   第118页:教师与学生·基于社交媒体的大学生求职模式探微
   第119页:教师与学生·基于社交媒体的大学生求职模式探微
   第120页:教师与学生·基于社交媒体的大学生求职模式探微
   第121页:教师与学生·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
   第122页:教师与学生·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
   第123页:教师与学生·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
   第124页:教师与学生·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
   第125页:简论·高等院校语块识别实验研究
   第126页:简论·高等院校语块识别实验研究
   第127页:简论·高等院校语块识别实验研究
   第128页:简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特性及发展
   第129页:简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特性及发展
   第130页:简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特性及发展
   第131页:封三
   第132页:封底
中德高职实践教学的比较研究
高教探索高职教育·中德高职实践教学的比较研究073中德高职实践教学的比较研究 2015-03-15 2 2015年03月1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