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15-01-15
作者简介:汤贞敏,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孙丽昕、张伟民、王志强、陈小娟为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研究人员,谭健欣为广东财经大学教师。(广州/510035)
摘要:鉴于本科学校的结构、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相互影响与作用的关系,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数理统计等方法,发现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在省域层面与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均具有相关性,但在各区域层面这种相关性的表现程度不一;同时,无论在省域层面还是在各区域层面,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未来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均具有一定的不适应性。因此,应在遵循统筹规划与按需设置、因地制宜与分类指导、政府主导与多元主体参与等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确立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调整优化策略。
关键词:广东;本科学校;结构;布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高领域。高等学校通过展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人才保证、智力贡献、科技支撑、文化繁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本科学校①的结构、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相互影响与作用的关系。根据地理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广东省可划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4个区域,珠三角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市,粤东包括汕头、汕尾、潮州、揭阳4市,粤西包括湛江、茂名、阳江3市,粤北包括韶关、河源、梅州、清远、云浮5市。截至2014年8月,广东省共有本科学校46所,占全省高等学校数(含独立学院)的32.6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6.32%)。就区域分布看,珠三角38所、粤东2所、粤西4所、粤北2所,分别占本科学校数的82.60%、4.35%、8.70%和4.35%。本文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数理统计等方法,在全面把握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总体情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人口规模、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和适应性,提出本科学校结构、布局调整优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策略。
一、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性研究② (一)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人口规模的相关性分析
运用SPSS 19.0对全省2001—2013年本科学校数、在校本科生数、常住人口并对全国2001—2013年常住人口、本科学校数和2005—2013年在校本科生数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从全省层面看,常住人口与在校本科生数、本科学校数二者的显著性水平均为0.000(小于0.05),表明常住人口与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即三者之间均为正向影响和强烈的线性关系;同时,常住人口与在校本科生数的相关程度(相关系数为0.992)高于常住人口与本科学校数的相关程度(相关系数为0.927),这些均与全国总体表现情况相同,但同比全国常住人口与本科学校数的相关程度,不如全国高(见表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