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14-11-17
作者简介:唐建民,四川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余林,四川大学中美大学战略规划研究所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黄兰兰,四川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成都/610064)
*本文系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Skqy201331)科研成果。 摘要: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与技术等宏观环境以及高等教育产业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背景下,高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独立学院需理性分析外部环境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依据自身核心竞争力,确定差异化的办学定位,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具有强大社会影响力的品牌,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独立学院;发展战略;差异化定位
我国独立学院自上世纪90年代诞生以来,形成了不同的办学模式。根据办学主体不同,主要包括高校独家办学、校校合作办学、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高校与企业合作办学、高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业三者合作办学等五种模式。其中90%的独立学院以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存在。[1]独立学院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在运营管理方面与企业管理类似。本研究运用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PEST分析、波特竞争五力模型、SWOT分析等方法探讨独立学院发展战略的制定,期望为我国独立学院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独立学院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一) 宏观环境分析
根据企业战略相关理论,PEST分析指对企业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P(Political)指政治因素,E(Economic)指经济因素,S(Social)指社会因素,T(Technological)指技术因素。
1.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鼓励出资办学,促进社会力量以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兴办教育。2012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探索完善促进独立学院发展的有效方式。政策法规方面,国家2002年出台《民办教育促进法》;2003 年教育部下发《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2004年国家颁布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2008年教育部下发《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该办法要求“独立学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取得学士学位授予资格,对符合条件的学生颁发独立学院的学士学位证书”。由此可见,我国高度重视包括独立学院在内的民办高校发展,出台了系列法规政策,促进独立学院健康发展。
2.经济环境分析
近年来,我国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伴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产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由此带来我国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当前我国产业正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转变,劳动力市场对较高素质的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正在扩大。这给重点承担本科教育任务的独立学院带来了发展机遇。此外,我国各地纷纷着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旺盛。区域经济发展也给独立学院发展带来机遇。
3.技术环境分析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手段等产生重大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向着以信息网络为渠道的终身教育发展,教育模式也正从封闭式的校园教育向着开放式的网络化教育转变。大规模的开放网络课程以其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