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来华留学生教育是否满足了留学生的教育成就预期,我们让被调查留学生对各项教育成就收益从1表示“非常少”到5表示“非常多”进行评价,以此来分析来华留学生所感知的教育成就收益,结果见表4。调查发现,外国留学生认为其在华留学最大的收获是“汉语水平的提高”(3.94),以下依次是“学会了适应变化”(3.92)、“增强了社会交往能力”(3.72)、“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3.65)、“获得了高质量的教育和训练”(3.43)、“掌握了专业知识”(3.29)、“增强专业技能或工作能力”(3.19)和“增强了学术研究能力”(2.98)。可以看出,来华留学生对于来华留学的教育收益,更多的是感受到其自身汉语能力、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的提升,而对于留学所获得的专业知识、技能、学术能力等方面的提升感受不多。
进一步分析还可以发现,在“获得高质量的教育和训练”(F=6.301, p=.000)、“掌握专业知识”(F=11.738, p=.000)、“增强了专业技能或工作能力”(F=9.988, p=.000)以及“增强了学术能力”(F=11.285, p=.000)方面,本科留学生和非学历留学生都认为其所收获的教育成就要明显低于硕博外国留学生所感受到的教育成就。
自20世纪90年代起,国外学者利用SERVQUAL模型运用差距比较法,即测量学生对教育服务的预期与对教育服务绩效的实际感知差异,来对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如果我们将上文的留学生的教育成就预期与留学期间的收益感知加以比较,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留学生的教育服务质量亟待提高。
五、结论与建议
(一)来华留学生的教育预期与教育国际化动力
调查发现,来华留学生最主要的教育预期还是学好汉语、了解中国社会文化以及有更好的个人发展机会。大量已有研究已经证实,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更多是工具性的,主要是为了个人今后的发展。依据菲利普·阿尔特巴赫的推拉理论和汉斯·德·维特与简·奈特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动力分析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