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结
1.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人口规模之间,在省域层面整体上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特别是在校本科生规模与人口规模的相关程度高于本科学校数与人口规模的相关程度(与全国总体表现一致);在各区域及深圳市层面上则表现有强有弱,特别是本科学校数与人口规模在有些区域无相关性或相关性不显著。
2.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经济规模之间,在省域层面整体上仍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特别是在校本科生规模与经济规模的相关程度高于本科学校数与经济规模的相关程度(与全国总体表现一致);在各区域及深圳市层面上则不明显,特别是本科学校数与经济规模在有些区域无相关性或相关性不显著。
3.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关性,一是因学科专业而异,如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均与第二、三产业具有相关性,但与第一产业相关性弱,而农学正好相反。二是虽然各类层次的人才培养在省域层面和多数区域层面上与三大产业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但在个别区域则有所差异——或者因缺少研究生培养资格而无法为所在区域提供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才,如粤北;或者因受区域内本科学校数量及人才培养规模所限,无法适应本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各层次人才需求量激增的态势,如深圳市。因此,在本科教育资源与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如果不及时地大力地调整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及层次结构,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关性会进一步弱化。
二、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未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研究 (一)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未来人口趋势的适应性分析
1.基于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⑦的分析。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即每所本科学校对应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越高,说明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本科入学率越低,反之越高。
从全省层面看,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⑧在2005—2021年间呈下降趋势,2021年后又开始上升;2015—2024年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在2.77万—3.76万人之间。假定2014年之前广东省本科学校数量尚能保证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本科入学率逐年上升,则从2015—2024年间广东省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的最高值(3.76万人)仍低于2014年之前的数值来看,本科学校数量可以适应未来人口发展的趋势;但仍高于我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实际上这一状况在2011年已出现),尤其是远高于我国东部以及东北部地区的平均水平(东部地区一般在1.14万—1.64万人之间,中部地区一般在2.40万—2.65万人之间,西部地区一般在2.19万—2.73万人之间,东北地区一般在1.74万—0.91万人之间)。如图1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