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性分析,本文如无特别说明,拟用本科学校数、在校本科生数指代本科学校结构、布局,用常住人口指代人口规模,用GDP指代经济规模。如无特别注明,本部分数据来源均为广东省各地级以上市2001—2013年统计年鉴、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2001—2014年国家统计年鉴,同时缺少2003年广东省在校本科生和在校专科生数据。
③鉴于深圳市是我国经济计划单列市和经济特区之一,因而本文特别将其列入研究范围。
④分别为2所、4所、2所。
⑤2012年由1所增加到2所。
⑥因粤北无研究生培养单位,故只研究其在校专科生、本科生与三大产业之间的相关性。
⑦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等于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除以本科学校数。
⑧本报告以1993—2012年广东省各地市小学招生数作为2005—2024年高等教育学龄人口的统计基数;2015—2024年本科学校数以2014年本科学校数计,依此对本科学校数量能否满足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本科教育需求进行趋势分析。
⑨本科学校校均GDP等于GDP除以本科学校数。
⑩《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粤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粤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粤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等。
(责任编辑刘第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