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逻辑性的培养,思维的重要品质,它表现思维的条理性和有序性。由于初中生的思维处在半幼稚半成熟时期,造成他们在认识问题过程中存在混乱现象,即思维的无序性。这种无序性还反映在学生不能正确把握有关化学概念及知识间的因果关系,造成多步推理的困难。作为描述性为主的初中化学,很有必要以理论为指导,以反应规律为线索,加强推理教学,增强化学知识的条理性、规律性。同时,教师要时刻注意正确引导,进行归纳总结,做到触类旁通。
思维精密性的培养,思维特殊的品质,化学思维的精密性(或精确性)表现在从量的角度来理解或研究化学概念理论、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它是深刻理解化学知识的需要,也是教学大纲所要求的。但是,初中教学毕竟是以描述性为主的化学定量研究与化学计算,必须恰当地建立在所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上,不能脱离初中化学原理与化学事实去搞偏而怪的空洞的化学计算。教师在精选题型、题量上要使学生在思维的精密上得到训练与加强。为了使思维的精密性得以提高,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知识讨论、分析同一问题,加强知识间的联系,这种训练由教师给学生输入一个信息,然后,学生根据这个信息和已掌握的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输出许多新的信息,逐步减少思维的片面性,从而提高思维的精密性。
四、克服思维定势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零碎的化学知识联系成一个整体,使他们掌握知识迁移的能力,是克服思维定势的一个方法。同时,配合增加足够数量的习题,以及经过一定的解题技能的训练,对于提高思维敏捷性有着明显的帮助。如何搞好这方面的训练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l)变化练习,深化双基,培养学生放射性思维;(2)定时练习,训练速度,培养学生灵活性思维;(3)一题多解,训练思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4)一题多变,把握宽度,培养学生动态思维;(5)多题一解,掌握规律,培养学生收敛思维;(6)设计新情景,迁移能力,培养学生多方位论证思维;(7)一般题争取一题一得,典型题一题多得(包括知识、思路、方法等),培养学生多因素分析思维。
责任编辑 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