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外合作办学为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中外合作办学中,课件团队开发,课堂同伴观察,课程统一评估,科研共同参与,其所构建的教师共同体对教师提升专业素养,深化发展内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中外合作办学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启示,应通过建设教师合作文化,完善教师合作机制,立足校本研究来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这样,教师个人和团体就能获得共同的、健康的、可持续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教师共同体;专业发展;中外合作办学
随着我国各个层次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教育改革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保障。为了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正从依靠个人化的努力转向教师共同体的发展。在共同体中,教师不再重复单打独斗、闭门造车的专业发展道路,而是通过参与合作性的实践来滋养自己的教学知识和实践智慧。[1]教师将专业发展置于教师共同体中是教师实现个体快速成长、团体共同进步的有效途径。
中外合作办学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中国得以蓬勃发展,获得了教育界及社会的认可。对教师而言,中外合作办学不仅引进了各类国外先进的教育资源,更让教师有机会对教师共同体产生进一步深入的认识。中外合作办学教师因此机缘,得以依靠共同体的力量,全面提升专业化水平。中外合作办学从制度、组织、形式等方面为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提供了新的视角,也给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一、教师共同体与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共同体是由学校推动,或是由教师自发,基于教师共同的目标和兴趣所自愿组织的、旨在通过合作对话与分享性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专业性团体。[2]教师共同体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共同愿景,以教师自愿为前提,其核心理念为开放、协作、互助和发展。[3]这样的智力团体打破了传统的由上至下的发展方式,以教师自身意愿为准,搭建平台让他们参与契合自己专业发展的各种灵活多样的活动,从而充分发挥教师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用以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教师共同体是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其核心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它具有实践性、研究性、专业性、合作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教师共同体是学习共同体,是实践共同体。教师共同体各成员都会参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计划、实施、评价、反思,在平等的基础上,彼此对话,相互协作,共同分享,最终促进其自身及团体的专业发展。教师共同体为教师从新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成长搭建了开放的平台,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归根结底,教师共同体是教师发展共同体。
二、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1.课件团队开发
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依赖于教学团队的共同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