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组织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创造性力量。随着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变革,学生组织该如何更好的发挥作用,成为高校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学生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探讨学生组织发展面临的挑战,明确学生组织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学生组织;学生;发展
当前高校学生自我意识、民主意识、服务意识以及批判精神明显增强,学生要求参与管理的欲望也愈加强烈。学生组织作为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代表,它的发展成为高校关注的课题。本文所探讨的高校学生组织是指诸如学生会、班委会等正式组织。学生正式组织,它接受高校指导,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模式,区别于学生非正式组织。
一、高校学生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
学生组织是在高校中通过探索形成和完善的组织体系,它的存在和发展对完善高校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积极作用。
(一)高校管理需要学生组织
1.多元化的体制
随着高等教育不断扩容,高校硬件设施及师资队伍跟不上扩容速度,管理面临沉重的压力。为缓解压力,各高校积极探索解决困境的办法,其中学生组织的自发自治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适当缓解了高校的管理压力,带动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学生组织积极、广泛参与高校建设,形成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状态。如此一来,作为学生权利代表的学生组织,在高校中逐渐形成与行政权利、学术权利三权鼎立的多元化局面,为推动高校各方面工作逐渐改进和逐步优化创设条件。
2.全程化的管理
实际上,高校教师按照固定时间上下班,学生住校,教师下班期间存在管理空档,即便少数高校教师住校,他们也分身乏术,难以满足诸多学生的需要。有效发挥学生组织的力量,效果则截然不同。学生组织人员多,力量大,又能与学生朝夕相处。在时间上,他们同学习、同生活、同娱乐。学生组织补充了管理时间的局限性,有效延伸了管理时间,实现高校24小时管理无死角。在结构上,学生组织完善了管理结构,在学校与学生之间形成“软组织”,既能发现、收集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准确地反馈给高校,便于高校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也能将高校教育理念、相关制度时代化,通过学生组织理解、内化和宣传,将其有效的贯彻落实,提高高校管理的有效性,化解长期以来学生对高校 “居高临下”管教方式的排斥。
(二)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学生组织
1.提升自我
高等教育不是简单的积累书本知识,它是人际关系能力和认识自我能力的锤炼过程,也是理解和遵守社会规范能力的锻炼过程。高校学生组织中的学生干部要做到:掌握学习能力,能够统筹好学习、生活和工作时间,做到不因为工作和生活而影响学习,应成为学生学习方面的榜样;磨练统筹能力,学生干部中的骨干人员根据本学生组织的服务宗旨,有效整合人力、物力和信息等资源,带领组织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