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冲击
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网络作为第四种媒体,成为学生学习、交流、传播信息、宣泄情感的重要平台,但在互联网上传播开放、平等、自由、包容的信息中夹杂着片面、虚假、暴力、淫秽等内容,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发展会产生消极影响。同时互联网便捷的功能满足交往、购物、娱乐等需要,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生活在人机对话中,实际生活中的信息几乎与他们脱轨,高校学生组织工作信息传递受阻,工作效果也受到影响。
另外,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网络平台的多样性,为通过各种方式和平台表达诉求、展示自我、寻求认同的学生提供了舞台,但正值健全人格时期的学生年轻易冲动,情绪易变化,自我控制力不强,社会经验缺乏,容易发表一些片面的、不恰当的言论,影响网络环境。
三、高校学生组织未来发展趋势
多年来,学生组织为高校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的情况、新的挑战下,学生组织应该积极面对。
(一)明晰权利,明确学生组织地位
高校学生组织为学生自助组织,它是行政权利、学术权利、学生权利中具有独立性的权利主体之一。学生权利的有效行使是对行政权利和学术权利的有效补充,学生组织代表学生的正当利益,参与高校建设,为学生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高校应提供与行政权利、学术权利基本等同的学生参与校园建设的平台,指导学生组织开展工作,相信学生组织的能力、水平,包容学生组织在行使主权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好的发挥学生组织的自主权和创造力。
(二)整合资源,提高学生组织工作效能
1.从实际出发,解决困扰学生的难题
学生组织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服务于学生健全人格,它应以学生实际需要为基础,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探索新方法,提高工作效能,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当前,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成为高校管理的一大难题,各高校难以找到破解难题的良方。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学生组织对全院1000名学生开展广泛调查,了解导致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的因素。调研中反馈出当代学生寝室矛盾主要是由生活习惯差异所造成,结合调研数据,通过深入探讨,决定以2013级2185名新生为实施对象,鼓励志趣相投、生活习惯在可包容范畴内的学生自愿组合成寝室成员。通过制定自选寝室方案,研发网上自选寝室系统,温州大学城市学院2013级学生参与自选寝室。从第二次对自选寝室的1000人调研情况看,参加自选寝室的学生对室友满意度达到99%。通过调研,以事实为依据,解决人际关系中的寝室人际关系,创造了和谐的校园环境。这种以学生实际需要为基础的大胆尝试,转变了高校学生组织依靠经验管理的理念。
另外,针对高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少基本生活技能的事实,单纯惩罚收效甚微,如果外请人来帮忙,对于学生这一消费群体来说增加经济负担;如果高校完全包办,负荷较大,难以实现;如果让家长承担,寝室是集体生活区域,室友情况不一,又因生活技能随处体现,家长也难以周全,以上这些方式既剥夺了学生劳动权利,又不利于学生长期发展。 学生组织整合高校的师生擅长和欠缺的技能,搭建新平台,开展“以工换工”活动,在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进行生活技能互换,形成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增进友谊,提高技能,互促发展。
2.各类学生组织相互协作,发挥积极作用
高校有各级管理单位,如寝室、公寓、班级、二级学院等等,每一个单位都有学生组织参与管理,学生干部体系庞大,加上党员、积极上进的团员、优秀学生总量约占在校学生总量的50%左右,仅从数据上看,相当于一个优秀学生可以影响一个普通学生,但是这样高比例的优秀学生并没有发挥出最好示范效果。反思原因,是长期以来存在高校学生组织孤军奋战,缺少力量的整合,甚至有些优秀学生因为缺少“标签”的约束,还时常成为高校中难管的对象,影响高校学生组织的工作效果。这一现象说明高校优秀学生培养体系不完善,优秀学生积极作用发挥不到位。因此,高校学生组织要成立联席组织,形成联动机制,确保学生组织整体化、工作优质化、资源最大化;要以优秀学生为管理抓手,形成优秀学生表里如一、敢作敢为的正气,在高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