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简论·英语教学中委婉语的顺应性研究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5年05月10日 星期日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英语教学中委婉语的顺应性研究
  为紧张或准备不足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时候教师就该换位思考,理解学生的尴尬处境,然后说“I know you can express yourself clearly, maybe you want to tell me after class, right?”这比“Why don’t you open your mouth?”或“Why do you keep silent?”更委婉,也更能保护学生的自卑心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因此,课堂教学中委婉语的选择与使用是对学生主体心理世界的顺应。

  2.顺应师生关系的社交世界

  在语言选择与社交世界的关系中最重要的现象是特定场景、特定公共制度或特定社区特有的交际规范,这些规范都是必须遵守的。[6]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社交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师生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冲突,需要我们恰当地去处理,努力在严师和益友之间找到平衡,做到亦为严师亦为益友。这样,语言的选择更应该谨慎。有些容易引起矛盾冲突或不愉快的事实往往不能或不易直接说出,而是努力使用一种委婉的、含蓄的话语方式来表达。

  1)英语课上在讲解翻译题时,学生往往会提出各种不同的译法,此时,教师不能简单地给予立即否定,而应耐心地与学生一起分析和解释为什么此译法比彼译法好。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对学生说:“You are right.I think it’s better to translate this sentence like... because...” 

  2)有时,师生间难免在某个问题上存在分歧,有的学生也会据理力争。这种情况下,为求同存异,避免争吵,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应当注意适度讲求技巧,善用委婉语,使得双方都易于接受。我们可以说:“I think if we look at the problems from the same perspective, we would arrive at the same conclusion.” 

  3)在课堂上,如果教师想表达下次课听写单词的意图,而同时又不想表示出自己的命令口气,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委婉的而又能使学生推理出其真正含义的表达。如“It would be best if you could put all the new words into your mind.And next time, you can check yourself.”。这种情况下,教师用礼貌又委婉的话语能让学生理解并欣然接受,避免学生抵触情绪的产生。

  3.顺应课堂语境的物理世界

  时间和空间指示词是语言选择锚定于物理世界的两种研究最多的,同时也是最明显的方式。[7]在很多情况下,交际双方在物理世界中所处的位置,对决定选择什么样的语言表达方式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课堂是语言使用的一个特殊语境,是师生间进行交往、对话、沟通和探究知识的场所。在这样的特殊语境中,老师的语言选择有时不能随心所欲,直言不讳。举例如下。

  1)当教师在讲课而学生却在窃窃私语影响课堂纪律时,教师可以说:“I’m terribly sorry to interrupt, but I wonder if you would be so kind as to lower your voices a little.”这样说既表达了教师的不满,又能使学生迅速安静下来。或者说:“You need to develop quieter habits of communication.”如果我们用 “Shut up!”或“Stop talking!”这样直接的命令或批评来提醒学生,那只能让整个课堂顿时陷入尴尬。

  2)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或表达有误的情况,教师可以换纠错为鼓励:“Never mind.Next time you'll make it.” “Failure breeds success.”等。当学生回答得不是特别准确时,老师可以不用直接说:“Sorry, it’s not correct.”,我们可以稍加引导,说:“Would you like to try again?”也或者说:“You are on the right track, but not exact.Please try again.”这样既没有直接否定学生的回答,又给学生提供了重新思考和回答的机会。

  3)如果遇到了某些极其调皮的学生,在课堂上不断地影响周围的同学。教师可以这么说:“As you know, it is difficult for you to control yourself, you said what you should not say and did what you should not do.”。如果学生能根据自身的认知环境领悟老师的意图,并判断老师对他的态度,他会积极改正并更加尊敬自己的老师。

  四、结语

  本文从语用学角度探讨了英语课堂教学中委婉语的使用,并用Verschreren的顺应理论对其作了顺应性解释。课堂活动是千变万化的,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都会使得课堂语言使用丰富多彩,任何一个理论的一个模式都无法反映语用的全貌,因而,我们还可以尝试从其他角度去研究妙语横溢的英语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梁红梅.委婉语的语用分析[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 (1):30.

  [2][3][4][5][6][7]Jef Verschueren.语用学新解[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1,55-56,59-61,87,91,95.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1页:封面
   第002页:封二
   第003页:目录
   第004页:目录
   第005页:目录
   第006页:目录
   第007页:教育管理·高校战略联盟的效应与模式:基于资源优化的视角
   第008页:教育管理·高校战略联盟的效应与模式:基于资源优化的视角
   第009页:教育管理·高校战略联盟的效应与模式:基于资源优化的视角
   第010页:教育管理·高校战略联盟的效应与模式:基于资源优化的视角
   第011页:教育管理·大学内部关系性契约治理研究
   第012页:教育管理·大学内部关系性契约治理研究
   第013页:教育管理·大学内部关系性契约治理研究
   第014页:教育管理·大学内部关系性契约治理研究
   第015页:教育管理·教育公共治理的转型分析
   第016页:教育管理·教育公共治理的转型分析
   第017页:教育管理·教育公共治理的转型分析
   第018页:教育管理·教育公共治理的转型分析
   第019页:教育管理·教育公共治理的转型分析
   第020页:教育管理·教育公共治理的转型分析
   第021页:教育管理·中国大学行政权力合法性实践
   第022页:教育管理·中国大学行政权力合法性实践
   第023页:教育管理·中国大学行政权力合法性实践
   第024页:教育管理·中国大学行政权力合法性实践
   第025页:教育管理·中国大学行政权力合法性实践
   第026页:教育管理·中国大学行政权力合法性实践
   第027页:教育管理·中国大学行政权力合法性实践
   第028页:教育管理·现代大学校长的现实困境与理想角色探究
   第029页:教育管理·现代大学校长的现实困境与理想角色探究
   第030页:教育管理·现代大学校长的现实困境与理想角色探究
   第031页:教育管理·现代大学校长的现实困境与理想角色探究
   第032页:学科与专业·教师教育改革视域下大学教育学院的分化统合与管理变革
   第033页:学科与专业·教师教育改革视域下大学教育学院的分化统合与管理变革
   第034页:学科与专业·教师教育改革视域下大学教育学院的分化统合与管理变革
   第035页:学科与专业·教师教育改革视域下大学教育学院的分化统合与管理变革
   第036页:学科与专业·教师教育改革视域下大学教育学院的分化统合与管理变革
   第037页:区域研究·创建粤港高等教育合作试验新区的思考
   第038页:区域研究·创建粤港高等教育合作试验新区的思考
   第039页:区域研究·创建粤港高等教育合作试验新区的思考
   第040页:区域研究·创建粤港高等教育合作试验新区的思考
   第041页:区域研究·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广东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与实施路径
   第042页:区域研究·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广东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与实施路径
   第043页:区域研究·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广东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与实施路径
   第044页:区域研究·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广东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与实施路径
   第045页:区域研究·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广东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与实施路径
   第046页:区域研究·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广东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与实施路径
   第047页:比较教育·科学慈善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
   第048页:比较教育·科学慈善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
   第049页:比较教育·科学慈善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
   第050页:比较教育·科学慈善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
   第051页:比较教育·科学慈善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
   第052页:比较教育·多元与协商: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课程评价特征与启示
   第053页:比较教育·多元与协商: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课程评价特征与启示
   第054页:比较教育·多元与协商: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课程评价特征与启示
   第055页:比较教育·多元与协商: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课程评价特征与启示
   第056页:比较教育·多元与协商: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课程评价特征与启示
   第057页:比较教育·中美大学校长职位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058页:比较教育·中美大学校长职位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059页:比较教育·中美大学校长职位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060页:比较教育·中美大学校长职位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061页:比较教育·中美大学校长职位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062页:比较教育·香港研究型大学管理人员分类选聘制度及其启示
   第063页:比较教育·香港研究型大学管理人员分类选聘制度及其启示
   第064页:比较教育·香港研究型大学管理人员分类选聘制度及其启示
   第065页:比较教育·香港研究型大学管理人员分类选聘制度及其启示
   第066页:比较教育·香港研究型大学管理人员分类选聘制度及其启示
   第067页:课程与教学·结构方程视角下我国翻转课堂满意度模型构建
   第068页:课程与教学·结构方程视角下我国翻转课堂满意度模型构建
   第069页:课程与教学·结构方程视角下我国翻转课堂满意度模型构建
   第070页:课程与教学·结构方程视角下我国翻转课堂满意度模型构建
   第071页:课程与教学·结构方程视角下我国翻转课堂满意度模型构建
   第072页:课程与教学·结构方程视角下我国翻转课堂满意度模型构建
   第073页:课程与教学·结构方程视角下我国翻转课堂满意度模型构建
   第074页:课程与教学·结构方程视角下我国翻转课堂满意度模型构建
   第075页:课程与教学·大学通识课程教学现状调查:教师的角度
   第076页:课程与教学·大学通识课程教学现状调查:教师的角度
   第077页:课程与教学·大学通识课程教学现状调查:教师的角度
   第078页:课程与教学·大学通识课程教学现状调查:教师的角度
   第079页:课程与教学·大学通识课程教学现状调查:教师的角度
   第080页:课程与教学·高校“概论课”教学“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的路径研究
   第081页:课程与教学·高校“概论课”教学“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的路径研究
   第082页:课程与教学·高校“概论课”教学“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的路径研究
   第083页:课程与教学·高校“概论课”教学“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的路径研究
   第084页:教育史研究·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地方高等教育奖学金制度
   第085页:教育史研究·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地方高等教育奖学金制度
   第086页:教育史研究·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地方高等教育奖学金制度
   第087页:教育史研究·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地方高等教育奖学金制度
   第088页:教育史研究·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地方高等教育奖学金制度
   第089页:高职教育·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四维分析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第090页:高职教育·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四维分析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第091页:高职教育·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四维分析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第092页:高职教育·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四维分析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第093页:高职教育·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四维分析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第094页:高职教育·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四维分析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第095页:高职教育·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四维分析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第096页:民办教育·财政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第097页:民办教育·财政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第098页:民办教育·财政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第099页:民办教育·财政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第100页:民办教育·财政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第101页:艺术教育·地方高校如何讲述民间艺术
   第102页:艺术教育·地方高校如何讲述民间艺术
   第103页:艺术教育·地方高校如何讲述民间艺术
   第104页:艺术教育·地方高校如何讲述民间艺术
   第105页:艺术教育·地方高校如何讲述民间艺术
   第106页:教师与学生·教师专业化的伦理困境及其突破
   第107页:教师与学生·教师专业化的伦理困境及其突破
   第108页:教师与学生·教师专业化的伦理困境及其突破
   第109页:教师与学生·教师专业化的伦理困境及其突破
   第110页:教师与学生·教师专业化的伦理困境及其突破
   第111页:教师与学生·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
   第112页:教师与学生·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
   第113页:教师与学生·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
   第114页:教师与学生·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
   第115页:教师与学生·中外合作办学中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构建
   第116页:教师与学生·中外合作办学中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构建
   第117页:教师与学生·中外合作办学中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构建
   第118页:教师与学生·中外合作办学中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构建
   第119页:教师与学生·高校学生组织发展探析
   第120页:教师与学生·高校学生组织发展探析
   第121页:教师与学生·高校学生组织发展探析
   第122页:教师与学生·高校学生组织发展探析
   第123页:综述·共同促进两岸大学教师专业发展
   第124页:综述·共同促进两岸大学教师专业发展
   第125页:综述·共同促进两岸大学教师专业发展
   第126页:综述·共同促进两岸大学教师专业发展
   第127页:综述·共同促进两岸大学教师专业发展
   第128页:简论·英语教学中委婉语的顺应性研究
   第129页:简论·英语教学中委婉语的顺应性研究
   第130页:简论·英语教学中委婉语的顺应性研究
   第131页:封三
   第132页:封底
英语教学中委婉语的顺应性研究
高教探索简论·英语教学中委婉语的顺应性研究130英语教学中委婉语的顺应性研究 2015-05-10 2 2015年05月1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