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教育管理·教育公共治理的转型分析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5年05月10日 星期日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育公共治理的转型分析
  权的综合性体制;大学的职能由比较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知识传授、知识创新和知识运用“三位一体”;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由摇摆于社会与大学之间到立足校园、走向社会;大学的培养目标由单一规范化模式到在规范化教育基础上鼓励大学生的个性化、特色化发展。[3]可见,大学已不可能再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成为独立于经济社会生活之外的“象牙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高校在办学理念上必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教育规律相符合、与社会期望相一致、与时代发展相合拍,因此,经营大学理念日益成为指导大学办学的全新理念。

  在高等教育改革中,虽然许多高校在具体实践运作中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用经营的理念来办学,但限于长期体制约束和意识形态管制形成的“路径依赖”,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及高等教育管理者对经营大学理念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和探索却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大规模深入展开。

  近些年,国内的教育学者和高等教育管理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经营大学理念进行了分析和界定。谢维和认为,经营大学是大学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根据自身价值取向,依据所处时代经济社会运行的机制和规律,构建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控制体系等教育教学管理系统,调整和修正大学与社会其它组织的关系,使大学真正成为经营主体,在开放的国内外市场中博弈并取得最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活动与过程。[4]李忠云认为,所谓“经营大学理念”是指人们对新的大学哲学和办学思想——经营大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哲学观点。经营大学理念是大学运行的哲学基础,影响并规定着大学内部诸因素之间的关系,蕴涵着大学新的办学方向、追求目标运筹策略、社会责任等,包含着人们对理想大学模式的新的系统构想。[5]邹长城认为,经营大学是指大学为更好地履行其责任和义务、更好地完成其使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本身所处的内外环境条件变化,从宏观上对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与发展战略,从微观上对大学的管理活动进行的运筹、谋划、设计,并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充分运用内部与外部资源来谋取良好的办学效益和长远的生存发展,进而实现其长远价值目标的有组织的活动。[6]王智平认为,经营大学的目的在于发展大学。经营是手段,发展是目的。[7]徐同文认为,经营大学不以盈利为目的,积累优良的校产和优质的资源,才是经营大学的首要目标。[8]别敦荣则认为,在市场背景下,大学与政府、社会企事业组织的关系日益复杂化,经营大学更多地是为了争取行政支持和建设项目资助,经营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诸多领域,与社会企事业组织建立或松散或紧密的多样化合作关系。[9]

  (二)经营大学理念的内涵

  综合上述观点不难看出,虽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经营大学理念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得出不同结论,但究其本质,既有研究成果的共通之处在于,作为一种办学理念,经营大学的目标旨向是科学界定其概念内涵的核心要素。

  笔者认为,基于大学作为一种公益性的非营利组织所具备的组织特性,结合现代大学必须具备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基本功能综合分析,经营大学的实质是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大学将自身视为教育市场竞争的一个经营主体,办学的过程就是竞争优质教育资源的过程。经营大学的目标除一般意义上的经济效益追求外,还要承担一定的社会效益目标,其投入产出的内涵和外延则更是远远超出经济利益的范畴。

  首先,在经济效益的追求方面,市场经济宏观背景决定了大学为校园内部师生及社会提供的教育服务、科技成果和智力服务,实质上就是大学制造的产品。市场经济的竞争法则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要求大学这一特殊的市场主体在提供产品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考虑生产成本,注重产品质量,打造产品品牌,这些都必须以实实在在投入的教育资源(包括师资力量、软硬件设施)为基础。因此,通过经营手段积累优质的教育资源,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是经营大学必不可少的主要目标之一。   

  其次,在社会效益的追求方面,经营大学投入产出的内涵不能简单地进行量化和直接测量,它强调的是人们价值目标的实现程度,即“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经营大学必须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知识的现实需求与长远需求,从而实现其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马克思所讲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1页:封面
   第002页:封二
   第003页:目录
   第004页:目录
   第005页:目录
   第006页:目录
   第007页:教育管理·高校战略联盟的效应与模式:基于资源优化的视角
   第008页:教育管理·高校战略联盟的效应与模式:基于资源优化的视角
   第009页:教育管理·高校战略联盟的效应与模式:基于资源优化的视角
   第010页:教育管理·高校战略联盟的效应与模式:基于资源优化的视角
   第011页:教育管理·大学内部关系性契约治理研究
   第012页:教育管理·大学内部关系性契约治理研究
   第013页:教育管理·大学内部关系性契约治理研究
   第014页:教育管理·大学内部关系性契约治理研究
   第015页:教育管理·教育公共治理的转型分析
   第016页:教育管理·教育公共治理的转型分析
   第017页:教育管理·教育公共治理的转型分析
   第018页:教育管理·教育公共治理的转型分析
   第019页:教育管理·教育公共治理的转型分析
   第020页:教育管理·教育公共治理的转型分析
   第021页:教育管理·中国大学行政权力合法性实践
   第022页:教育管理·中国大学行政权力合法性实践
   第023页:教育管理·中国大学行政权力合法性实践
   第024页:教育管理·中国大学行政权力合法性实践
   第025页:教育管理·中国大学行政权力合法性实践
   第026页:教育管理·中国大学行政权力合法性实践
   第027页:教育管理·中国大学行政权力合法性实践
   第028页:教育管理·现代大学校长的现实困境与理想角色探究
   第029页:教育管理·现代大学校长的现实困境与理想角色探究
   第030页:教育管理·现代大学校长的现实困境与理想角色探究
   第031页:教育管理·现代大学校长的现实困境与理想角色探究
   第032页:学科与专业·教师教育改革视域下大学教育学院的分化统合与管理变革
   第033页:学科与专业·教师教育改革视域下大学教育学院的分化统合与管理变革
   第034页:学科与专业·教师教育改革视域下大学教育学院的分化统合与管理变革
   第035页:学科与专业·教师教育改革视域下大学教育学院的分化统合与管理变革
   第036页:学科与专业·教师教育改革视域下大学教育学院的分化统合与管理变革
   第037页:区域研究·创建粤港高等教育合作试验新区的思考
   第038页:区域研究·创建粤港高等教育合作试验新区的思考
   第039页:区域研究·创建粤港高等教育合作试验新区的思考
   第040页:区域研究·创建粤港高等教育合作试验新区的思考
   第041页:区域研究·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广东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与实施路径
   第042页:区域研究·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广东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与实施路径
   第043页:区域研究·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广东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与实施路径
   第044页:区域研究·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广东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与实施路径
   第045页:区域研究·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广东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与实施路径
   第046页:区域研究·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广东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与实施路径
   第047页:比较教育·科学慈善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
   第048页:比较教育·科学慈善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
   第049页:比较教育·科学慈善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
   第050页:比较教育·科学慈善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
   第051页:比较教育·科学慈善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
   第052页:比较教育·多元与协商: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课程评价特征与启示
   第053页:比较教育·多元与协商: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课程评价特征与启示
   第054页:比较教育·多元与协商: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课程评价特征与启示
   第055页:比较教育·多元与协商: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课程评价特征与启示
   第056页:比较教育·多元与协商: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课程评价特征与启示
   第057页:比较教育·中美大学校长职位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058页:比较教育·中美大学校长职位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059页:比较教育·中美大学校长职位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060页:比较教育·中美大学校长职位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061页:比较教育·中美大学校长职位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062页:比较教育·香港研究型大学管理人员分类选聘制度及其启示
   第063页:比较教育·香港研究型大学管理人员分类选聘制度及其启示
   第064页:比较教育·香港研究型大学管理人员分类选聘制度及其启示
   第065页:比较教育·香港研究型大学管理人员分类选聘制度及其启示
   第066页:比较教育·香港研究型大学管理人员分类选聘制度及其启示
   第067页:课程与教学·结构方程视角下我国翻转课堂满意度模型构建
   第068页:课程与教学·结构方程视角下我国翻转课堂满意度模型构建
   第069页:课程与教学·结构方程视角下我国翻转课堂满意度模型构建
   第070页:课程与教学·结构方程视角下我国翻转课堂满意度模型构建
   第071页:课程与教学·结构方程视角下我国翻转课堂满意度模型构建
   第072页:课程与教学·结构方程视角下我国翻转课堂满意度模型构建
   第073页:课程与教学·结构方程视角下我国翻转课堂满意度模型构建
   第074页:课程与教学·结构方程视角下我国翻转课堂满意度模型构建
   第075页:课程与教学·大学通识课程教学现状调查:教师的角度
   第076页:课程与教学·大学通识课程教学现状调查:教师的角度
   第077页:课程与教学·大学通识课程教学现状调查:教师的角度
   第078页:课程与教学·大学通识课程教学现状调查:教师的角度
   第079页:课程与教学·大学通识课程教学现状调查:教师的角度
   第080页:课程与教学·高校“概论课”教学“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的路径研究
   第081页:课程与教学·高校“概论课”教学“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的路径研究
   第082页:课程与教学·高校“概论课”教学“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的路径研究
   第083页:课程与教学·高校“概论课”教学“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的路径研究
   第084页:教育史研究·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地方高等教育奖学金制度
   第085页:教育史研究·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地方高等教育奖学金制度
   第086页:教育史研究·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地方高等教育奖学金制度
   第087页:教育史研究·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地方高等教育奖学金制度
   第088页:教育史研究·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地方高等教育奖学金制度
   第089页:高职教育·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四维分析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第090页:高职教育·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四维分析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第091页:高职教育·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四维分析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第092页:高职教育·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四维分析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第093页:高职教育·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四维分析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第094页:高职教育·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四维分析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第095页:高职教育·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四维分析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第096页:民办教育·财政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第097页:民办教育·财政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第098页:民办教育·财政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第099页:民办教育·财政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第100页:民办教育·财政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第101页:艺术教育·地方高校如何讲述民间艺术
   第102页:艺术教育·地方高校如何讲述民间艺术
   第103页:艺术教育·地方高校如何讲述民间艺术
   第104页:艺术教育·地方高校如何讲述民间艺术
   第105页:艺术教育·地方高校如何讲述民间艺术
   第106页:教师与学生·教师专业化的伦理困境及其突破
   第107页:教师与学生·教师专业化的伦理困境及其突破
   第108页:教师与学生·教师专业化的伦理困境及其突破
   第109页:教师与学生·教师专业化的伦理困境及其突破
   第110页:教师与学生·教师专业化的伦理困境及其突破
   第111页:教师与学生·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
   第112页:教师与学生·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
   第113页:教师与学生·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
   第114页:教师与学生·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
   第115页:教师与学生·中外合作办学中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构建
   第116页:教师与学生·中外合作办学中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构建
   第117页:教师与学生·中外合作办学中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构建
   第118页:教师与学生·中外合作办学中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构建
   第119页:教师与学生·高校学生组织发展探析
   第120页:教师与学生·高校学生组织发展探析
   第121页:教师与学生·高校学生组织发展探析
   第122页:教师与学生·高校学生组织发展探析
   第123页:综述·共同促进两岸大学教师专业发展
   第124页:综述·共同促进两岸大学教师专业发展
   第125页:综述·共同促进两岸大学教师专业发展
   第126页:综述·共同促进两岸大学教师专业发展
   第127页:综述·共同促进两岸大学教师专业发展
   第128页:简论·英语教学中委婉语的顺应性研究
   第129页:简论·英语教学中委婉语的顺应性研究
   第130页:简论·英语教学中委婉语的顺应性研究
   第131页:封三
   第132页:封底
教育公共治理的转型分析
高教探索教育管理·教育公共治理的转型分析016教育公共治理的转型分析 2015-05-10 2 2015年05月1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