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教育管理·教育公共治理的转型分析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5年05月10日 星期日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育公共治理的转型分析
  学质量等在人们心目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大学社会价值的核心体现。[15]教学质量、生源质量、师资水平、科研水平、学校规模、教育技术与设备现代化、办学思想与教育理念、学术文化氛围以及学风、教风、校风、校园环境等构成大学品牌的内涵。[16]打造大学品牌,首先,要注重提高质量。质量是品牌的本质、基础,也是品牌的生命。面对生源市场、劳动力市场和资金市场的残酷竞争,学校必须致力于提升自身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要注重围绕大学核心价值适当延伸大学品牌。可以借助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成立相关的校办产业和教育产业集团,还可以采取与社会联合办学的方式,积极为社会服务,并通过校际交流,扩大学校知名度。再次,要注重发挥大学自身的比较优势。名牌专业学科是衡量一所大学品牌质量的核心标准和首要标志,也是判断一所大学核心竞争能力的根本前提。因此,在大学品牌打造过程中,要把建设国际国内领先的优势学科放到首要位置。

  (四)经营大学的关键是广泛积累办学资源

  大学的办学资源既包括以教师为核心的人力资源,土地、教学及辅助用房、文体活动场所、行政用房、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藏书等实物资源,货币资源,校办企业、实习基地等企业资源,校友资源和政府资源等有形资源;也包括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品牌资源,以精神、信仰、价值观和理念为特征的校园文化资源,教育法规、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等制度资源,知识产权、专利和科研成果等知识资源等无形资源。[17]经营大学的理念要求大学充分利用学校无形资源来吸引社会资源,以扩大办学资源的来源途径。一是要通过争取企业和校友捐助基础设施、设立奖学金,通过闲置土地等有形资源的合法置换、校办企业的资本运作,通过参与经济社会重大发展项目、吸取社会资源合作办学等方式积累办学资源。二是要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教育投入结构多样化。学校善于激活机制,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挖掘资源潜能,积极展开与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广大校友的合作,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开展大学资源的开发。要不断完善科技开发及其成果转化的条件,要通过加强校友会的运作,改进大学出版社经营,合理建立独立学院等方式,提高各种社会办学资源的利用效率。

  (五)经营大学的核心是树立成本核算的理念

  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提供的人才、科技成果和高科技产品也可被视为教育商品,也需要一定的资源投入。当然,在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投入与回报在许多时候无法明确界定,大量的投入有时并不意味着高质量的回报。但即便如此,成本仍然应该是在制定战略规划时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18]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成本、收益核算。一是要加强预算管理。强化学校预算内外资金的收支管理,合理地调配和使用经费,在理财理念上从“投入预算”向“绩效预算”转变,充分发挥办学经费的使用效益。二是要减少资源浪费。加强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提高大型实验设备等基础设施的审批条件和使用效率,制定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调动各基层单位勤俭办学的积极性。三是要提高投入产出比例。大学应当通过职称评定、津贴发放等杠杆促动各基层单位及教师在科研、教学方面积极努力;并将预算审批、职称名额确定等资源的分配与单位和个人的具体表现及发展态势结合起来。

  (六)经营大学的保障是建立相关的体制机制

  经营大学是一个宏观的战略目标,必须通过大学管理制度建设,加强战略与过程管理,规范经营行为来实现。作为“计划经济最后一个堡垒”,我国多数大学的现行人事制度、分配制度乃至教学、科研体制尚未与市场经济体制和经营大学的理念完全适应,必须对其进行改革。一是要积极推进二级管理体制改革。把人、财、物及业务权下放给学院,进行新的扁平式的、网络式的管理,实现管理的高效率和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学科建设的需要。二是要不断完善学校资金和相关资源的分配体制和机制。增强学院的自主性,在预算总规模的刚性约束下,适当放宽预算总额内的调整权限,建立责任共担的分级管理体系。

  余论

  公共治理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承认大学的“经济人”地位,承认不同利益攸关方的存在。公共领域的属性决定了大学在国家、市场与社会中的特殊地位,然而,“经济人”品质和行为方式在大学治理中起着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经营大学的理念,体现了市场在公共教育治理转换中的推动作用。把大学作为纯粹的“理想国”,否认大学的市场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1页:封面
   第002页:封二
   第003页:目录
   第004页:目录
   第005页:目录
   第006页:目录
   第007页:教育管理·高校战略联盟的效应与模式:基于资源优化的视角
   第008页:教育管理·高校战略联盟的效应与模式:基于资源优化的视角
   第009页:教育管理·高校战略联盟的效应与模式:基于资源优化的视角
   第010页:教育管理·高校战略联盟的效应与模式:基于资源优化的视角
   第011页:教育管理·大学内部关系性契约治理研究
   第012页:教育管理·大学内部关系性契约治理研究
   第013页:教育管理·大学内部关系性契约治理研究
   第014页:教育管理·大学内部关系性契约治理研究
   第015页:教育管理·教育公共治理的转型分析
   第016页:教育管理·教育公共治理的转型分析
   第017页:教育管理·教育公共治理的转型分析
   第018页:教育管理·教育公共治理的转型分析
   第019页:教育管理·教育公共治理的转型分析
   第020页:教育管理·教育公共治理的转型分析
   第021页:教育管理·中国大学行政权力合法性实践
   第022页:教育管理·中国大学行政权力合法性实践
   第023页:教育管理·中国大学行政权力合法性实践
   第024页:教育管理·中国大学行政权力合法性实践
   第025页:教育管理·中国大学行政权力合法性实践
   第026页:教育管理·中国大学行政权力合法性实践
   第027页:教育管理·中国大学行政权力合法性实践
   第028页:教育管理·现代大学校长的现实困境与理想角色探究
   第029页:教育管理·现代大学校长的现实困境与理想角色探究
   第030页:教育管理·现代大学校长的现实困境与理想角色探究
   第031页:教育管理·现代大学校长的现实困境与理想角色探究
   第032页:学科与专业·教师教育改革视域下大学教育学院的分化统合与管理变革
   第033页:学科与专业·教师教育改革视域下大学教育学院的分化统合与管理变革
   第034页:学科与专业·教师教育改革视域下大学教育学院的分化统合与管理变革
   第035页:学科与专业·教师教育改革视域下大学教育学院的分化统合与管理变革
   第036页:学科与专业·教师教育改革视域下大学教育学院的分化统合与管理变革
   第037页:区域研究·创建粤港高等教育合作试验新区的思考
   第038页:区域研究·创建粤港高等教育合作试验新区的思考
   第039页:区域研究·创建粤港高等教育合作试验新区的思考
   第040页:区域研究·创建粤港高等教育合作试验新区的思考
   第041页:区域研究·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广东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与实施路径
   第042页:区域研究·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广东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与实施路径
   第043页:区域研究·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广东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与实施路径
   第044页:区域研究·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广东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与实施路径
   第045页:区域研究·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广东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与实施路径
   第046页:区域研究·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广东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与实施路径
   第047页:比较教育·科学慈善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
   第048页:比较教育·科学慈善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
   第049页:比较教育·科学慈善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
   第050页:比较教育·科学慈善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
   第051页:比较教育·科学慈善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
   第052页:比较教育·多元与协商: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课程评价特征与启示
   第053页:比较教育·多元与协商: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课程评价特征与启示
   第054页:比较教育·多元与协商: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课程评价特征与启示
   第055页:比较教育·多元与协商: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课程评价特征与启示
   第056页:比较教育·多元与协商: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课程评价特征与启示
   第057页:比较教育·中美大学校长职位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058页:比较教育·中美大学校长职位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059页:比较教育·中美大学校长职位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060页:比较教育·中美大学校长职位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061页:比较教育·中美大学校长职位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062页:比较教育·香港研究型大学管理人员分类选聘制度及其启示
   第063页:比较教育·香港研究型大学管理人员分类选聘制度及其启示
   第064页:比较教育·香港研究型大学管理人员分类选聘制度及其启示
   第065页:比较教育·香港研究型大学管理人员分类选聘制度及其启示
   第066页:比较教育·香港研究型大学管理人员分类选聘制度及其启示
   第067页:课程与教学·结构方程视角下我国翻转课堂满意度模型构建
   第068页:课程与教学·结构方程视角下我国翻转课堂满意度模型构建
   第069页:课程与教学·结构方程视角下我国翻转课堂满意度模型构建
   第070页:课程与教学·结构方程视角下我国翻转课堂满意度模型构建
   第071页:课程与教学·结构方程视角下我国翻转课堂满意度模型构建
   第072页:课程与教学·结构方程视角下我国翻转课堂满意度模型构建
   第073页:课程与教学·结构方程视角下我国翻转课堂满意度模型构建
   第074页:课程与教学·结构方程视角下我国翻转课堂满意度模型构建
   第075页:课程与教学·大学通识课程教学现状调查:教师的角度
   第076页:课程与教学·大学通识课程教学现状调查:教师的角度
   第077页:课程与教学·大学通识课程教学现状调查:教师的角度
   第078页:课程与教学·大学通识课程教学现状调查:教师的角度
   第079页:课程与教学·大学通识课程教学现状调查:教师的角度
   第080页:课程与教学·高校“概论课”教学“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的路径研究
   第081页:课程与教学·高校“概论课”教学“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的路径研究
   第082页:课程与教学·高校“概论课”教学“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的路径研究
   第083页:课程与教学·高校“概论课”教学“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的路径研究
   第084页:教育史研究·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地方高等教育奖学金制度
   第085页:教育史研究·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地方高等教育奖学金制度
   第086页:教育史研究·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地方高等教育奖学金制度
   第087页:教育史研究·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地方高等教育奖学金制度
   第088页:教育史研究·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地方高等教育奖学金制度
   第089页:高职教育·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四维分析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第090页:高职教育·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四维分析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第091页:高职教育·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四维分析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第092页:高职教育·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四维分析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第093页:高职教育·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四维分析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第094页:高职教育·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四维分析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第095页:高职教育·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四维分析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第096页:民办教育·财政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第097页:民办教育·财政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第098页:民办教育·财政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第099页:民办教育·财政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第100页:民办教育·财政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第101页:艺术教育·地方高校如何讲述民间艺术
   第102页:艺术教育·地方高校如何讲述民间艺术
   第103页:艺术教育·地方高校如何讲述民间艺术
   第104页:艺术教育·地方高校如何讲述民间艺术
   第105页:艺术教育·地方高校如何讲述民间艺术
   第106页:教师与学生·教师专业化的伦理困境及其突破
   第107页:教师与学生·教师专业化的伦理困境及其突破
   第108页:教师与学生·教师专业化的伦理困境及其突破
   第109页:教师与学生·教师专业化的伦理困境及其突破
   第110页:教师与学生·教师专业化的伦理困境及其突破
   第111页:教师与学生·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
   第112页:教师与学生·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
   第113页:教师与学生·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
   第114页:教师与学生·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
   第115页:教师与学生·中外合作办学中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构建
   第116页:教师与学生·中外合作办学中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构建
   第117页:教师与学生·中外合作办学中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构建
   第118页:教师与学生·中外合作办学中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构建
   第119页:教师与学生·高校学生组织发展探析
   第120页:教师与学生·高校学生组织发展探析
   第121页:教师与学生·高校学生组织发展探析
   第122页:教师与学生·高校学生组织发展探析
   第123页:综述·共同促进两岸大学教师专业发展
   第124页:综述·共同促进两岸大学教师专业发展
   第125页:综述·共同促进两岸大学教师专业发展
   第126页:综述·共同促进两岸大学教师专业发展
   第127页:综述·共同促进两岸大学教师专业发展
   第128页:简论·英语教学中委婉语的顺应性研究
   第129页:简论·英语教学中委婉语的顺应性研究
   第130页:简论·英语教学中委婉语的顺应性研究
   第131页:封三
   第132页:封底
教育公共治理的转型分析
高教探索教育管理·教育公共治理的转型分析019教育公共治理的转型分析 2015-05-10 2 2015年05月1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