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产业转型升级要求广东高等教育提供更多高层次技术人才作为支撑,尽快实现由学术型教育向技术应用型教育转型。当前广东的高级技能人才主要由高职院校提供,无法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需要地方本科院校来承担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任务。当前广东地方本科院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盲目升格、重视向更高层次院校的方向发展,重视知识教育、忽略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本科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所学难以致用等问题。广东地方本科院校应当重塑向高职本科转型的发展定位,并通过以下路径实施: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从重知识教学向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转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加强校企合作,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广东;地方本科院校;定位;实施路径
产业转型升级是近年来经济领域最重要的发展议题之一,是我国经济能否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衡量标准。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规律来看,产业发展存在两种可能性:一是低端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顺利实现向发展高端产业为主的转变,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欧美发达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新加坡、台湾地区等都经历了这一发展过程;二是在启动低端产业发展后,由于国家政策导向问题、人力资本不足等原因,不能顺利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造成经济增长停滞,人口陷入贫困,拉美国家是第二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改革开放后,我国利用人口红利优势,启动了以发展低端产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广东地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就是在这一模式下发展起来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原材料成本上升和工人工资上涨的双重压力下,作为广东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传统制造业的压力日益增大,开始逐渐向内地转移。其他支柱产业如通讯、电子、家电等在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之下,也面临着不断创新并依靠核心技术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压力。事实上,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的产业结构一直处于“微调”之中,但这种微调是自发的、渐进的[1]。进入21世纪以来,广东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日益增大。在这个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如果广东省不能依托科技创新与核心技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改变以低端加工贸易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提高产品的技术附加值,提升行业的创新能力,那么,广东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面临巨大的困难。
一、产业转型升级对广东高等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1.产业升级要求高等教育提供更多高层次技术人才作为支撑
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质是以高技术、高层次的产业来代替原有的低技术、低层次的产业。在传统产业里,例如传统制造业,工人无需掌握过多的技术,只需付出劳动力和时间就可以完成。而高新技术产业则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