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产业转型升级要求高等教育尽快从学术型教育向技术应用型教育转型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大体分为理论学术型人才(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型人才两大类。[2]理论学术型人才主要由研究性大学提供,技术应用型人才则主要由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提供。国际教育分类标准也将高等教育分为5A和5B两大系列。5A为理论学术型,5B为实用技术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5B型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产业升级换代不仅需要具有娴熟的操作技能,还应该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善于把理论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以便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复杂技术问题。显然,这一需求仅仅由高等职业教育来提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在适应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建立起了完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例如,德国上世纪60年代开始设置兼具普通大学和高等专业学校特色的应用科技大学,以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我国台湾地区70年代将许多专科学校改制为技术学院,后来部分技术学院升格为科技大学,从而形成从中专、大专、本科至研究生层次的完整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日本、英国、法国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3]在我国,由于传统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本科教育一直被归为5A的类型,重视学术理论知识的传授,并且一直作为高于5B的一种培养层次来对待。事实上,5A和5B只是高等教育的两种类型,它们之间不应该有层次之分。这导致了我国本科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无法满足产业升级的需求。据统计,广东省有普通本科院校78所,其中23所具有培养研究生的资格,本科在校生数778595人;大专院校76所,在校生数648029人(见表1)。可以看出,无论是学校数,还是在校生数,本科教育阶段的规模均大于专科规模,即广东省高等教育仍然是一个以学术型教育为主的教育体系。由于大规模本科教育的发展定位模糊,对学生的应用能力、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不足,尚不能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无法有效为广东产业升级服务。因此,广东高等教育亟需由以学术型教育为主向以技术应用型教育为主转型。
二、当前广东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错位及问题
1.盲目升格,重视向更高层次院校的方向发展
盲目升格现象是近年来许多高等学校发展的一个普遍趋势,即专科热衷于升格为本科,普通本科院校热衷于升格为大学,这种现象和我国根深蒂固的追求高分、追求名校的传统教育观念有关,也和政府部门对待不同高等学校的态度有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秉持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考上层次越高的大学,越能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而政府近十几年来启动的“985”、“211”工程,更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高校升格的风潮。由于进入“985”、“211”工程建设的大学能够从政府获得大量的建设资金,普通院校则没有额外的资金支持,这就使得许多高校对升格趋之若鹜。以广东省为例,近年来也不乏地方院校成功实现升格的例子,如原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广东金融学院、广东商学院升格为广东财经大学、广州医学院升格为广州医科大学等。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普通本科学院以升格为大学作为自身未来几年的重大发展战略。自本世纪初高校扩招以来,广东省本科层次的教育规模持续扩大,特别是2006年以后,本科院校数量以及在校生数均高于专科院校,说明广东省的本科阶段培养规模明显高于专科阶段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