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比较教育·中美大学校长职位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5年05月10日 星期日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美大学校长职位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注重长期策略规划而闻名。她于2007年发布了《史密斯学习设计:重构文理教育计划》(The Smith Design for Learning: A Plan to Reimagine a Liberal Arts Education),该规划建立在史密斯学院发展的传统历史发展基础上,将全球学习、环境的可持续性以及社区参与等学校发展重点作为该学院未来十几年的重点投入和资助领域。2010年,她又发布了《未来规划》(Futures Initiative),其重点放在了确定2020年及更长的时间内史密斯学院的学术和财政模式,其目标直指史密斯学院长期的成功。[8]相较于管理各项事务的“管家”,美国大学校长更像是一个登高望远的战略家:他们动员、吸收大学每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与董事会成员、教师、职工、学生进行及时沟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战略规划成为广大师生共同的愿景,为大学的长远发展服务。

  我国大学校长每天忙于处理具体事务,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说,中国大学校长“什么事都要管”,这样“分散了我们很多精力”;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说,中国大学校长要管学生生活、学生住宿、学生食堂、教师住房、教职员工子女入托,这些“还必须得管”,不然可能就会出现不利于学校发展的事件;南京师范大学校长宋永忠戏称,“除了火葬场,什么都要管”;暨南大学校长刘人怀表示,他很羡慕剑桥大学校长能在晚餐之后出去散步,“我怕我散步的时候碰到一个人找我要解决住房的事情”[9]。随着各高校“重心下移”、“权力下放”的实行,校长的“负担”有所减轻,但总体来看,校长要经手和负责的教学、管理、科研、后勤、人事等事务性工作依然繁重。 

  5.美国大学校长职位的任期一般不受限制;我国大学校长职位实行固定任期制。

  美国大学校长的任期比较灵活,一般没有限制,如果大学校长没有提出辞职的请求,而且董事会也满意校长的治校实践和大学的发展成绩,他就可以一直任职下去。因此,一般而言,美国大学校长的平均任期较长,尤其是私立大学。哈佛大学自1636建校至今,共有28位校长,平均任期时长为13.5年;布林茅尔学院自1885年创办至2013年,共有8位校长,平均任期时长为16年。在美国,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是联合学院(Union College)的伊利法莱特·诺德(Eliphalet Nott)校长,任职62年(任职时间1804-1866年);[10]哈佛大学的艾略特(Charles W.Eliot, 任职时间1869-1908年)校长任职近40年;加州伯克利大学的斯普劳尔(R.G.Sproul,任职时间1930-1957年)校长任职27年。当然,也有任职不长时间就被迫辞职的,比如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因为在公共场合发表女性天生在科学方面不如男性的言论,加上没有处理好与文理学院教授的关系,萨默斯被迫辞职,他的任职时间不到五年。校长没有任期限制的最大好处在于校长不会注重短期的成绩或效益,而会放眼长远,所走的每一步都脚踏实地,为大学的长远目标和根本利益服务;同时,对于一些不符合大学发展利益的校长,董事会也可以及时辞退。

  我国大学校长一般实行任期制和轮岗制。通常情况下五年为一届任期,任职期满者大概有以下几种去向:或者再被续聘一个任期;或者被转岗到另外的高校;或者到其它教育行政部门任职;或者因年龄原因直接退休。当然,也有不少高校校长任期不满就被调往别的大学任职校长或者其他政府行政部门职位。任期制的最大好处在于校长知晓自己的任期时长,他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尽最大努力采取措施,提高大学的办学质量和效益;最大弊端在于校长容易急于求成,注重短期效益,大搞“看得见”的成绩,为将来的晋升添石铺路。

  二、中美大学校长职位差异的影响因素

  中美大学校长职位呈现出不同特征,其原因有很多。毕竟,每个国家有不同的传统和文化,有各自不同的制度。综合来看,中美大学校长职位存在差异至少有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1.与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不同有关。

  美国实行的是地方分权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没有直接的管辖权。1791年的第十修正条款规定,宪法未授予联邦的而又未禁止给各州的权利,保留给各州或公民。根据这一条款,高等教育管理权属于州政府而不属于联邦政府。虽然美国在1979年成立了联邦教育部,但它对教育的影响也主要是通过联邦教育立法和财政补助等间接实现的。目前,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日益密切,政府对大学的控制不断增强,但政府的管理方式仍然是间接性的,即便是州政府也不会直接插手州立大学的管理事务,私立大学则有更大的自治权。正因为如此,美国大学校长也不会由政府或政府的行政部门遴选和任用。一般而言,州长是州立大学的董事成员,但他及其代表的政府部门也没有办法决定校长的人选,他也只有一票的权利而已。总体来看,在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和政府之间没有直接的上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1页:封面
   第002页:封二
   第003页:目录
   第004页:目录
   第005页:目录
   第006页:目录
   第007页:教育管理·高校战略联盟的效应与模式:基于资源优化的视角
   第008页:教育管理·高校战略联盟的效应与模式:基于资源优化的视角
   第009页:教育管理·高校战略联盟的效应与模式:基于资源优化的视角
   第010页:教育管理·高校战略联盟的效应与模式:基于资源优化的视角
   第011页:教育管理·大学内部关系性契约治理研究
   第012页:教育管理·大学内部关系性契约治理研究
   第013页:教育管理·大学内部关系性契约治理研究
   第014页:教育管理·大学内部关系性契约治理研究
   第015页:教育管理·教育公共治理的转型分析
   第016页:教育管理·教育公共治理的转型分析
   第017页:教育管理·教育公共治理的转型分析
   第018页:教育管理·教育公共治理的转型分析
   第019页:教育管理·教育公共治理的转型分析
   第020页:教育管理·教育公共治理的转型分析
   第021页:教育管理·中国大学行政权力合法性实践
   第022页:教育管理·中国大学行政权力合法性实践
   第023页:教育管理·中国大学行政权力合法性实践
   第024页:教育管理·中国大学行政权力合法性实践
   第025页:教育管理·中国大学行政权力合法性实践
   第026页:教育管理·中国大学行政权力合法性实践
   第027页:教育管理·中国大学行政权力合法性实践
   第028页:教育管理·现代大学校长的现实困境与理想角色探究
   第029页:教育管理·现代大学校长的现实困境与理想角色探究
   第030页:教育管理·现代大学校长的现实困境与理想角色探究
   第031页:教育管理·现代大学校长的现实困境与理想角色探究
   第032页:学科与专业·教师教育改革视域下大学教育学院的分化统合与管理变革
   第033页:学科与专业·教师教育改革视域下大学教育学院的分化统合与管理变革
   第034页:学科与专业·教师教育改革视域下大学教育学院的分化统合与管理变革
   第035页:学科与专业·教师教育改革视域下大学教育学院的分化统合与管理变革
   第036页:学科与专业·教师教育改革视域下大学教育学院的分化统合与管理变革
   第037页:区域研究·创建粤港高等教育合作试验新区的思考
   第038页:区域研究·创建粤港高等教育合作试验新区的思考
   第039页:区域研究·创建粤港高等教育合作试验新区的思考
   第040页:区域研究·创建粤港高等教育合作试验新区的思考
   第041页:区域研究·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广东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与实施路径
   第042页:区域研究·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广东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与实施路径
   第043页:区域研究·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广东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与实施路径
   第044页:区域研究·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广东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与实施路径
   第045页:区域研究·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广东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与实施路径
   第046页:区域研究·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广东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与实施路径
   第047页:比较教育·科学慈善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
   第048页:比较教育·科学慈善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
   第049页:比较教育·科学慈善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
   第050页:比较教育·科学慈善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
   第051页:比较教育·科学慈善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
   第052页:比较教育·多元与协商: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课程评价特征与启示
   第053页:比较教育·多元与协商: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课程评价特征与启示
   第054页:比较教育·多元与协商: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课程评价特征与启示
   第055页:比较教育·多元与协商: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课程评价特征与启示
   第056页:比较教育·多元与协商: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课程评价特征与启示
   第057页:比较教育·中美大学校长职位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058页:比较教育·中美大学校长职位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059页:比较教育·中美大学校长职位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060页:比较教育·中美大学校长职位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061页:比较教育·中美大学校长职位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062页:比较教育·香港研究型大学管理人员分类选聘制度及其启示
   第063页:比较教育·香港研究型大学管理人员分类选聘制度及其启示
   第064页:比较教育·香港研究型大学管理人员分类选聘制度及其启示
   第065页:比较教育·香港研究型大学管理人员分类选聘制度及其启示
   第066页:比较教育·香港研究型大学管理人员分类选聘制度及其启示
   第067页:课程与教学·结构方程视角下我国翻转课堂满意度模型构建
   第068页:课程与教学·结构方程视角下我国翻转课堂满意度模型构建
   第069页:课程与教学·结构方程视角下我国翻转课堂满意度模型构建
   第070页:课程与教学·结构方程视角下我国翻转课堂满意度模型构建
   第071页:课程与教学·结构方程视角下我国翻转课堂满意度模型构建
   第072页:课程与教学·结构方程视角下我国翻转课堂满意度模型构建
   第073页:课程与教学·结构方程视角下我国翻转课堂满意度模型构建
   第074页:课程与教学·结构方程视角下我国翻转课堂满意度模型构建
   第075页:课程与教学·大学通识课程教学现状调查:教师的角度
   第076页:课程与教学·大学通识课程教学现状调查:教师的角度
   第077页:课程与教学·大学通识课程教学现状调查:教师的角度
   第078页:课程与教学·大学通识课程教学现状调查:教师的角度
   第079页:课程与教学·大学通识课程教学现状调查:教师的角度
   第080页:课程与教学·高校“概论课”教学“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的路径研究
   第081页:课程与教学·高校“概论课”教学“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的路径研究
   第082页:课程与教学·高校“概论课”教学“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的路径研究
   第083页:课程与教学·高校“概论课”教学“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的路径研究
   第084页:教育史研究·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地方高等教育奖学金制度
   第085页:教育史研究·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地方高等教育奖学金制度
   第086页:教育史研究·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地方高等教育奖学金制度
   第087页:教育史研究·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地方高等教育奖学金制度
   第088页:教育史研究·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地方高等教育奖学金制度
   第089页:高职教育·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四维分析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第090页:高职教育·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四维分析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第091页:高职教育·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四维分析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第092页:高职教育·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四维分析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第093页:高职教育·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四维分析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第094页:高职教育·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四维分析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第095页:高职教育·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四维分析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第096页:民办教育·财政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第097页:民办教育·财政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第098页:民办教育·财政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第099页:民办教育·财政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第100页:民办教育·财政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第101页:艺术教育·地方高校如何讲述民间艺术
   第102页:艺术教育·地方高校如何讲述民间艺术
   第103页:艺术教育·地方高校如何讲述民间艺术
   第104页:艺术教育·地方高校如何讲述民间艺术
   第105页:艺术教育·地方高校如何讲述民间艺术
   第106页:教师与学生·教师专业化的伦理困境及其突破
   第107页:教师与学生·教师专业化的伦理困境及其突破
   第108页:教师与学生·教师专业化的伦理困境及其突破
   第109页:教师与学生·教师专业化的伦理困境及其突破
   第110页:教师与学生·教师专业化的伦理困境及其突破
   第111页:教师与学生·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
   第112页:教师与学生·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
   第113页:教师与学生·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
   第114页:教师与学生·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
   第115页:教师与学生·中外合作办学中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构建
   第116页:教师与学生·中外合作办学中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构建
   第117页:教师与学生·中外合作办学中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构建
   第118页:教师与学生·中外合作办学中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构建
   第119页:教师与学生·高校学生组织发展探析
   第120页:教师与学生·高校学生组织发展探析
   第121页:教师与学生·高校学生组织发展探析
   第122页:教师与学生·高校学生组织发展探析
   第123页:综述·共同促进两岸大学教师专业发展
   第124页:综述·共同促进两岸大学教师专业发展
   第125页:综述·共同促进两岸大学教师专业发展
   第126页:综述·共同促进两岸大学教师专业发展
   第127页:综述·共同促进两岸大学教师专业发展
   第128页:简论·英语教学中委婉语的顺应性研究
   第129页:简论·英语教学中委婉语的顺应性研究
   第130页:简论·英语教学中委婉语的顺应性研究
   第131页:封三
   第132页:封底
中美大学校长职位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教探索比较教育·中美大学校长职位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059中美大学校长职位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5-05-10 2 2015年05月1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