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起源于美国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近几年国际教育的革命性变革,并随着MOOC的推进不断成熟,我国教育界高度关注翻转课堂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及评价体系。本研究创新性地从学习者预期变量出发,整合美国客户满意度理论(ACSI)和技术接受模型理论(TAM),选择来自四所本科高校178名学生参与为期一年的翻转课堂教学试点。综合国内外量表,结合我国高教情况制定问卷,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最终选择8个观测变量,再利用结构方程分析软件PLS对假设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拟合、修正和解释,最终提出我国翻转课堂满意度模型,并发现翻转课堂中学习者个性化需求、预先课程体验等因素对学习者满意度的重要影响机制,为FCM在我国高等教育和电化教育中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和数据参考。
关键词:翻转课堂;满意度;因子分析;结构方程
一、引言
起源于美国的翻转课堂FCM(Flipped Classroom Model)成为近年来国际教育界研究的热门话题。翻转课堂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极大地推动欧美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并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平衡。斯坦福大学Daphne Koller教授认为自欧洲文艺复兴以来,技术支撑下FCM的教学新形态可能是教室授课模式之后最重大的变革。[1]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2]
FCM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其中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已开始尝试翻转课程教学实践,并发现该模式对学习者在学习绩效等终极性评估上的显著意义,然而在国内尚缺乏实证研究来探索FCM形成性评估影响机制及其理论模型。本研究选择满意度评估中影响力较大的ACSI(American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和技术接受模型TAM(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为理论基础,通过选取四所高校(2所“211”院校、1所省属重点院校、1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2010和2011届178名学生参加为期一年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并基于discuz信息系统搭建了集在线课堂、在线交流、在线测试和在线问卷等功能的大学英语FCM学习平台(如图1所示)。经过为期一年的翻转课堂教学,综合CUCEI、ELS等和国内外文献,编制翻转课堂满意度问卷。先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学习者期待、感知价值、感知质量三个结构变量,其中感知质量有三个维度:网络课堂质量维度、在线交互平台质量维度和面授交互质量维度。鉴于翻转课堂中需引入信息技术因素,本研究整合了TAM和ACSI,假设我国翻转课堂满意度模型,并利用结构方程分析软件进行拟合和修正,最终提出了FCM的满意度修正模型,为翻转课堂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形成性评估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支持和理论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