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过程中。近年来受德国“双元制”———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澳大利亚“TAFE”体系———校企合作市场化模式、美国“合作教育”校企合作社区化模式等世界先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理念与模式的启发,逐步探索出适合我国职教国情的校企合作的多种形式,从订单班、冠名班到学生派驻企业顶岗实习,到校企合作共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组建职教集团,到产业(二级)学院,校企合作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形式演变与发展的过程。
校企共建产业学院(二级学院)是依托高职院校现有专业,采用“双主体”合作模式,由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投资创建、共同管理的股份制二级学院,一般由企业提供资金,负责办学所需硬件、设备,高职院校负责办学管理等软件建设。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共建的产业学院普遍采取以下三种模式:一是以培养高职全日制学历学生为主的二级学院;二是以企业内部员工学历提升和继续教育技能培训为主的二级学院;三是全日制学历学生培养和企业员工继续教育培训双重任务相结合的二级学院。
与高职院校普遍意义的二级学院不同,校企共建的产业学院通常具备投资主体的社会性、办学主体的多元性、管理独立等明显特征,产业学院是一种较深层次的合作形式,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针对行业、企业的需求,校企双方借助产业学院这个平台实现从招生、人才培养、课程开发、教学质量评价、教学团队与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直至学生就业的全过程深度合作。产业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在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经营管理模式的一种创新型模式,即学院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人主体共同举办,以股份制的形式确立高职院校与企业对产业学院各项权利与义务。区别于传统意义上学校与其下属单位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同母体高职院校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托管与被托管”的关系。产业学院普遍实行董事会或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由校企双方人员和外部人士共同组成,负责二级学院的制度定制、人力和其他资源建设、收益分配等重大事项的决策,开拓了高职院校的办学思路。
二、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共建产业学院的实践启示
1.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WPP学院模式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是国家唯一一所艺术设计专业类的示范性高职院校。2011年8月,上海工艺美院与WPP集团合作创办WPP(市场营销传播学院)学院,培养传播设计与营销高端应用型人才。总部设在英国伦敦的WPP集团是全球最大广告传播集团之一,其营业范围包括广告、公共关系、游说、品牌形象与沟通,拥有包括奥美、智威汤逊、传立等313家广告传媒公司,遍布全球107个国家。WPP集团作为业界翘楚,代表着全球领先的创意理念与技术水准。WPP学院位于上海繁华的徐家汇地区,下设“传播与策划”“广告设计与制作”两个专业,现有三个年级,在校学生150人,专业教学团队均为来自英国、美国、德国、新加坡、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的资深执业人士。学院实行双主体办学体制,成立理事会,院长、执行副院长均由合作企业(公司)派出人员担任,上海工艺美院提供办学资金、基础教学团队等资源。课程与教学由企业主导,WPP集团调动集团内优质的人力、案例与设计资源和优质的专业实践岗位、机会,为教学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通过将优秀毕业学生安排进入WPP集团下属公司实习工作,实现从招生到就业的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度合作。
2.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古镇灯饰学院模式
中山职院着力构建政府主导、学校主体、多方参与的管理体制,依靠中山镇区产业经济发达的区域优势,构筑“一镇一品一专业”的产业学院发展模式。拥有国内最大的灯饰专业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的中山市古镇被誉为“中国灯饰之都”,中山职院针对古镇灯饰的产业聚集的优势条件,率先在国内开设了灯具设计与工艺专业,专业依托古镇灯饰行业企业技术优势和实践优势,密切协同企业共同培养企业急需的灯具设计专业人才,打造区别于传统产品造型设计的专业优势。并以此为基础与古镇政府联合创设灯具学院,从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为古镇灯具产业提供全面的服务与支持。由于办学定位准确,专业优势与特色明显,背后有政府、行业、企业的强力支持,教学成效提升明显,目前灯具设计与工艺专业学生每年获得外观设计专利近百项,在广东省高校中名列前茅,招生、就业收到学生与企业的追捧,办学质量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