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教师与学生·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分层结构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8年03月05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分层结构

    考察影响学者个人学术生涯的因素,但本研究考察的是所有教师的博士毕业院系的声望情况,既包括初次入职后就一直工作至今的教师,也包括通过学术流动而进入本单位的教师。因此本研究中的我国20所社会学系博士生互聘网络显示,排名靠前的院系无论是新教师的招聘还是引进流动教师几乎都不聘任毕业于排名靠后院系的博士毕业生。博士毕业声望已然成为了学者学术职业后期发展空间的决定因素。我国的社会学的情况与国外以往的研究一致。他们的研究发现,那些毕业于“二流”大学的学者即使在日后发表了了杰出的学术成果,也得不到正常的学术认可。

    (二)启示

    本研究结果带来两点启示,一是“近亲繁殖”的比例在我国社会学系博士授予院系中非常普遍,无论声望高低,本校博士毕业生都是社会学系博士毕业生的主要来源,有的院系甚至聘任的基本上是本校的博士毕业生。“近亲繁殖”看似是一个微观层面的问题,但它实际上对于整个学术体制运行的意义非同寻常,因此颇值得引起高校和院系的警惕。二是本研究所揭示出的院系分层结构及其原因也启发排名靠后的院系不断扩大院系交往和合作网络,从而优化社会资本结构,建立合理的、有潜力的教师队伍结构,那样方能在学科建设和发展中释放出整体优势。

    尽管通过博士生互聘网络揭示了院系分层的一些特征,但本研究仍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或有待进一步考察的问题:第一,本研究中只分析了博士毕业院校声望因素,并没有分析博士毕业生的本科和硕士的学缘结构和博士期间的发表,因此无法得出博士毕业声望对博士就业的重大影响是否与其学术生产能力一致,还是博士毕业院校声望可以作为单独的影响因素,通过学术系统认可体系中特殊主义决定博士就业结果的结论。因此,在后期的研究中,笔者将加入博士毕业生读博期间的学术生产力变量,分析博士学术能力和学术声望对博士就业院校层级的复合影响机制。第二,互聘网络知识学术联系网络中的一种形式,还包含众多的社会联系、交往和合作形式,通过期刊、学术会议、合作研究、答辩网络等其他形式的联系、交往或合作网络的考察是否会得出一致性的结论,笔者将进一步完善资料,进行深入考察;第三,本研究中将社会学系中所有年龄阶段的教师都纳入到博士互聘网络当中,并没有通过阶段划分的方式区别我国社会学博士授予单位增设时间,学术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博士获得博士学位的方式等因素对博士互聘网络结构的影响。在学术劳动力市场供求角度而言,早期获得博士学位授予点的高校,处于学术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阶段,具有资源稀缺性的优势,无论博士毕业生的质量是否存在差异,均具有更强的配置能力。但是随着更多高水平大学获得博士点授予权,学术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结构发生变化,资源的稀缺优势将降低,这种背景下博士互聘网络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值得思考。因此,笔者下一步将综合考虑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产生大量教师需求的历史阶段和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增设的时间节点,专门对2002前后入职的教师的博士互聘网络进行对比分析。

    注释:

    ①20所大学对应的简称为:中国人民大学(RUC),北京大学(BKU),南京大学(NJU),中山大学(SYSU),复旦大学(FUDAN),清华大学(Tsinghua),南开大学(NKU),上海大学(SHU),华东师范大学(ECNU),华中科技大学(HUST),中央民族大学(MUC),吉林大学(JLU),厦门大学(XMU),河海大学(HHU),武汉大学(WHU),中国社科院(CASS),华东理工大学(ECUST)。

    参考文献:

    [1]BedeianAG,JauchLR.DoctoralDegreePrestigeandtheAcademicMarketplace:AStudyofCareerMobilityWithintheManagementDiscipline[J].AcademyofManagementLearning&Education,2010,9(1):11-25.

    [2][4][6]约翰·斯科特.社会网络分析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3]Knoke,D.,Kuklinski,J.H..NetworkAnalysis[M].BeverlyHills,CA:Sage,1982:13.

    [5][8][9]张斌.博士毕业生互聘网络中的院系分层与结构化特征———基于部分物理学学者学缘的社会网络分析[J].教育研究,2013(1):84-90.

    [7]ValBurris.TheAcademicCasteSystem:PrestigeHierarchiesinPhDExchangeNetworks[J].AmericanSociologicalReview,2004(2).

    [10]TheodoreCaplow,ReeceJ.McGee.TheAcademicMarketplace[M].NewBrunswickandLondon:TransactionPublishers,2001:225.

    (责任编辑 钟嘉仪)

    收稿日期:2017-12-01作者简介:徐志平,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刘怡,西北工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讲师,博士。(武汉/430074)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学教师评价的效能研究”(71273101)成果之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1页:封面
   第002页:封二
   第003页:刊物简介
   第004页:目录
   第005页:目录
   第006页:目录
   第007页:教育管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力机制研究
   第008页:教育管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力机制研究
   第009页:教育管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力机制研究
   第010页:教育管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力机制研究
   第011页:教育管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力机制研究
   第012页:教育管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力机制研究
   第013页:教育管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力机制研究
   第014页:教育管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力机制研究
   第015页:教育管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力机制研究
   第016页:教育管理·我国大学教师群体分化的制度逻辑与调适策略
   第017页:教育管理·我国大学教师群体分化的制度逻辑与调适策略
   第018页:教育管理·我国大学教师群体分化的制度逻辑与调适策略
   第019页:教育管理·我国大学教师群体分化的制度逻辑与调适策略
   第020页:教育管理·我国大学教师群体分化的制度逻辑与调适策略
   第021页:教育管理·我国大学教师群体分化的制度逻辑与调适策略
   第022页:教育管理·我国区域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测度及其发展演变趋势研究
   第023页:教育管理·我国区域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测度及其发展演变趋势研究
   第024页:教育管理·我国区域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测度及其发展演变趋势研究
   第025页:教育管理·我国区域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测度及其发展演变趋势研究
   第026页:教育管理·我国区域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测度及其发展演变趋势研究
   第027页:教育管理·我国区域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测度及其发展演变趋势研究
   第028页:教育管理·论大学仪式的结构要素
   第029页:教育管理·论大学仪式的结构要素
   第030页:教育管理·论大学仪式的结构要素
   第031页:教育管理·论大学仪式的结构要素
   第032页:教育管理·论大学仪式的结构要素
   第033页:区域研究·广东省高水平大学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研究
   第034页:区域研究·广东省高水平大学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研究
   第035页:区域研究·广东省高水平大学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研究
   第036页:区域研究·广东省高水平大学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研究
   第037页:区域研究·广东省高水平大学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研究
   第038页:区域研究·广东省高水平大学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研究
   第039页:课程与教学·大学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学习投入与学习收获
   第040页:课程与教学·大学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学习投入与学习收获
   第041页:课程与教学·大学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学习投入与学习收获
   第042页:课程与教学·大学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学习投入与学习收获
   第043页:课程与教学·大学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学习投入与学习收获
   第044页:课程与教学·大学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学习投入与学习收获
   第045页:课程与教学·地方本科高校学生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第046页:课程与教学·地方本科高校学生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第047页:课程与教学·地方本科高校学生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第048页:课程与教学·地方本科高校学生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第049页:课程与教学·地方本科高校学生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第050页:课程与教学·地方本科高校学生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第051页:课程与教学·地方本科高校学生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第052页:课程与教学·地方本科高校学生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第053页:课程与教学·知识碎片化:《大学语文》慕课的实践困惑及反思
   第054页:课程与教学·知识碎片化:《大学语文》慕课的实践困惑及反思
   第055页:课程与教学·知识碎片化:《大学语文》慕课的实践困惑及反思
   第056页:课程与教学·知识碎片化:《大学语文》慕课的实践困惑及反思
   第057页:比较教育·澳大利亚专业学位设置与调整程序研究
   第058页:比较教育·澳大利亚专业学位设置与调整程序研究
   第059页:比较教育·澳大利亚专业学位设置与调整程序研究
   第060页:比较教育·澳大利亚专业学位设置与调整程序研究
   第061页:比较教育·澳大利亚专业学位设置与调整程序研究
   第062页:比较教育·澳大利亚专业学位设置与调整程序研究
   第063页:比较教育·澳大利亚专业学位设置与调整程序研究
   第064页:比较教育·澳大利亚专业学位设置与调整程序研究
   第065页:比较教育·英国“教学卓越框架”专业教学质量评估:特征 反思与启示
   第066页:比较教育·英国“教学卓越框架”专业教学质量评估:特征 反思与启示
   第067页:比较教育·英国“教学卓越框架”专业教学质量评估:特征 反思与启示
   第068页:比较教育·英国“教学卓越框架”专业教学质量评估:特征 反思与启示
   第069页:比较教育·英国“教学卓越框架”专业教学质量评估:特征 反思与启示
   第070页:比较教育·英国“教学卓越框架”专业教学质量评估:特征 反思与启示
   第071页:比较教育·英国“教学卓越框架”专业教学质量评估:特征 反思与启示
   第072页:比较教育·“欧洲高等教育区”学生流动的助力与阻碍
   第073页:比较教育·“欧洲高等教育区”学生流动的助力与阻碍
   第074页:比较教育·“欧洲高等教育区”学生流动的助力与阻碍
   第075页:比较教育·“欧洲高等教育区”学生流动的助力与阻碍
   第076页:比较教育·“欧洲高等教育区”学生流动的助力与阻碍
   第077页:比较教育·“欧洲高等教育区”学生流动的助力与阻碍
   第078页:比较教育·法国本科学分制改革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第079页:比较教育·法国本科学分制改革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第080页:比较教育·法国本科学分制改革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第081页:比较教育·法国本科学分制改革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第082页:比较教育·法国本科学分制改革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第083页:比较教育·台湾高等技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第084页:比较教育·台湾高等技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第085页:比较教育·台湾高等技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第086页:比较教育·台湾高等技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第087页:比较教育·台湾高等技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第088页:比较教育·台湾高等技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第089页: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基于构建“国考+校试”模式的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招生制度探索
   第090页: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基于构建“国考+校试”模式的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招生制度探索
   第091页: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基于构建“国考+校试”模式的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招生制度探索
   第092页: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基于构建“国考+校试”模式的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招生制度探索
   第093页: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基于构建“国考+校试”模式的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招生制度探索
   第094页:教育史研究·《学记》中年考校制之考证及其历史演变
   第095页:教育史研究·《学记》中年考校制之考证及其历史演变
   第096页:教育史研究·《学记》中年考校制之考证及其历史演变
   第097页:教育史研究·《学记》中年考校制之考证及其历史演变
   第098页:教育史研究·《学记》中年考校制之考证及其历史演变
   第099页:教育史研究·《学记》中年考校制之考证及其历史演变
   第100页:教育史研究·《学记》中年考校制之考证及其历史演变
   第101页:职业教育·高职教师辱虐管理对学生学习绩效的影响研究
   第102页:职业教育·高职教师辱虐管理对学生学习绩效的影响研究
   第103页:职业教育·高职教师辱虐管理对学生学习绩效的影响研究
   第104页:职业教育·高职教师辱虐管理对学生学习绩效的影响研究
   第105页:职业教育·高职教师辱虐管理对学生学习绩效的影响研究
   第106页:职业教育·高职教师辱虐管理对学生学习绩效的影响研究
   第107页:职业教育·产业学院:协同育人视角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的探索
   第108页:职业教育·产业学院:协同育人视角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的探索
   第109页:职业教育·产业学院:协同育人视角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的探索
   第110页:职业教育·产业学院:协同育人视角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的探索
   第111页:教师与学生·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分层结构
   第112页:教师与学生·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分层结构
   第113页:教师与学生·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分层结构
   第114页:教师与学生·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分层结构
   第115页:教师与学生·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分层结构
   第116页:教师与学生·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分层结构
   第117页:教师与学生·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分层结构
   第118页:教师与学生·贫困本科生生活世界中的象征资本:规训、积累与补偿
   第119页:教师与学生·贫困本科生生活世界中的象征资本:规训、积累与补偿
   第120页:教师与学生·贫困本科生生活世界中的象征资本:规训、积累与补偿
   第121页:教师与学生·贫困本科生生活世界中的象征资本:规训、积累与补偿
   第122页:教师与学生·贫困本科生生活世界中的象征资本:规训、积累与补偿
   第123页:教师与学生·贫困本科生生活世界中的象征资本:规训、积累与补偿
   第124页:教师与学生·贫困本科生生活世界中的象征资本:规训、积累与补偿
   第125页:教师与学生·基于因子分析的高校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第126页:教师与学生·基于因子分析的高校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第127页:教师与学生·基于因子分析的高校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第128页:教师与学生·基于因子分析的高校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第129页:教师与学生·基于因子分析的高校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第130页:教师与学生·基于因子分析的高校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第131页:插页·高校附属医院学科信息化建设研究
   第132页:插页·艺术美育中的怡情效能与教师应用策略研究
   第133页:插页·广府民俗艺术的民间审美及其审美教学价值
   第134页:插页·服务型社区视角下高校社区管理专业建设的新思路
   第135页:插页·探究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第136页:插页·英汉硬新闻语篇的对比与语篇教学研究
   第137页:封三
   第138页:封底
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分层结构
高教探索教师与学生·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分层结构117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分层结构 2018-03-05 2 2018年03月0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