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显示,回归方程式1中,企业内部动因人力资本需求、科技资源需求、价值认同和追求与经济利益需求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441、0.519和0.211,相伴概率值P小于0.001,说明构建的回归方程有意义,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人力资本需求、科技资源需求、价值认同和追求与经济利益需求显著相关,研究假设1、假设2和假设3得到支持。
回归方程式2中,政府支持引导力、市场状况拉动力与企业经济利益需求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483、0.630,相伴概率值P为0.000,说明政府支持引导力、市场状况拉动力与企业经济利益需求显著相关,研究假设5和假设9得到支持。许艳菊(2014)的调查结果也显示,政府的支持包括税收优惠、专项资金补贴是激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主要外部因素。
回归方程式3中,法律法规约束力、非正式规范约束力与企业内部价值认同和追求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503和0.530,相伴概率值P均为0.000,说明法律法规约束力、非正式规范约束力与企业内部价值认同和追求显著相关,研究假设4和8得到支持。
回归方程式4中,高校资源能力吸引力、社会科技发展水平拉动力与企业科技资源需求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413和0.384,相伴概率值P均为0.000,说明构建的回归方程式有意义,高校资源能力吸引力、社会科技发展水平拉动力与企业科技资源需求显著相关,研究假设7和假设10得到支持。
回归方程式5中,高校资源能力吸引力与企业内部动因中人力资本需求的回归系数为0.665,相伴概率值P为0.000,说明高校资源能力吸引力与企业人力资本需求显著强相关,研究假设6得到支持。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当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首要动因仍然是自身利益追求,主要是经济利益需求和人力资本需求。企业通过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储备企业发展所需人才,推动企业长远发展,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其次是企业对参与合作培养人才,承担社会责任的价值认同和追求。现代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获得利益相关者的支持,承担相应社会责任。参与人才培养,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组成部分。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内部动因均与经济利益需求显著相关。企业通过参与校企合作教育,获得企业发展的关键性要素———人力资本和科技资源,有利于长远发展,获得竞争优势进而获取经济利益。同时,虽然企业参与合作教育会产生短期成本,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的提升,促进企业经营业绩提高,满足企业经济利益需求。
外部动因作用于内部动因促使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一是政府制定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责任,使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渐形成价值认同与追求,从而将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内化为自身责任。政府还通过财政投入、税收优惠等经济手段,满足企业经济利益需求,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二是高校拥有丰富优质的人力资源和科研资源,满足了企业生存发展对于人力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