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亟需明确的政策法规支持保障[J].才智.2017(6):205-207.
[4]谢宇飞,张超.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现状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5(24):60-61.
[5]吴星星.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的关系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1):186-187.
[6]魏海群.企业社会责任在校企合作中的法律化[J].学术论坛,2012(3):242-243.
[7]LewinK.ADynamicTheoryofPersonality[M].NewYork:McGrew-HillBookComapany,1935:24.
[8]鱼曼曼.加拿大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激励机制及其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4):152-157.
[9]马丽娟.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意愿研究综述[J].中国职工教育.2013(22):99-100.
[10]周春彦,李海波,李星洲,高晓瑾.国内外三螺旋研究的理论前沿与实践探索[J].科学与管理,2011(4):21-27.
[11]陈丹.美国合作教育法规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的启示[J].新校园,2017(3):10-12.
[12]刘贤伟,马永红.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合作方式研究—基于战略联盟的视角[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2):10-15.
[13]宋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积极性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3(12):20.
[14]Goals2000:EducateAmericaAct[Z].PublicLaw,1994.
[15]潘锡利.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4):53.
[16][21]许艳菊.基于校企合作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湖南:湖南农业大学,2014(6):21.
[17]胡海青.经济利益,价值恰当与企业参与-我国产学合作培养人才政策的制度分析[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12(5):191.
[18]吴强.企业视角下校企合作战略联盟伙伴选择影响因素分析[J].企业经济,2014(11):33-37.
[19]ReinhardK,OsburgT,TownsendR.Introducing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asComponentinCooperativeEducationResultsfromaStudentResearchProjectinGermanyandtheUnitedStatesSupportedbyIntelCorporation[J].Asia-PacificJournalofCooperativeEducation,2010:1-12.
[20]吴强.政府介入、伙伴关系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意愿关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5(25):43-47.
[22]PorterME,KramerMR.StrategyandSociety[J].HarvardBusinessReview,2006(12):78-92.
[23]冯美红.加拿大大学产学合作教育的发展及借鉴[J].教育教学论坛,2017(2):224-225.
[24]张坤.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机制研究[D].湖南:中南大学,2013(12):70.
[25]杨秋波.加拿大产学合作教育认证体系及其对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评价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13-20.
[26]柴丽萍.加拿大高校合作教育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5):32-33.
[27]马丹.加拿大合作教育计划[N].首都建设报,2013-06-19(5).
(责任编辑 赖佳)
收稿日期:2017-08-09作者简介:马永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博士生,经济师。(北京/100081)
本文系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重点课题“中国研究生招生制度未来改革研究”(2015Y0707)的成果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