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视角的调查指标采集
首先,在教学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开放式调查,题目为:“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评价课堂教学质量?试着列出15条左右,要求尽量具体,或者举出例子。”然后,根据回收的330份问卷以及与学生的座谈,罗列出学生视角的评价指标,并进行分拆、合并甚至重新措辞,以减少指标之间的重叠性。最后,通过对学生进行6次预调查,确定了49个调查指标,其中反映课堂教学行为的指标37个(见表1),反映学生课堂学习活动和效果的指标12个。
(二)研究样本
把上述49个指标以李克特量表形式放入调查问卷,在不同课堂上请学生选择某位专业课教师的某门课程,依据自己的真实感受,就这些指标进行打分。每个指标从0分到10分,共11个备选答案。调查对象为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课堂上集中发放问卷,并确保每个班级只调查一次。总共发放问卷400份,经过严格筛选,获得有效问卷302份。其中女生占比68%,男生占比32%,基本符合经管类专业的性别比例情况。主要是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分别占53%和46%。调查对象覆盖了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农林经济管理6个专业,除了其中1个专业的学生只有18人,其它5个专业的学生都在30人以上。
(三)研究框架确定
1.课堂教学行为的维度。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37个反映课堂教学行为的指标进行降维、归类,结合文献和对指标的初步判断,设定提取5个因子。KMO值为0.96,Bartlett球形检验的卡方值为9674.797,显著性为0.000,说明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每个因子下的指标及其载荷值见表1,根据其所包含指标的内容分别命名为教学规范与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技能和教学手段,5个因子可以解释69.026%的变异。保存因子得分,用于后续的整体路径分析。
2.课堂学习投入的维度与指标。自主性学习投入是指学生基于对知识学习的愿望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中。借鉴自主性学习投入的定义,本文引入主动性课堂学习投入变量,把它界定为学生积极、认真地投入课堂学习,有3个指标可以反映学生的主动性课堂学习投入程度:上课注意力集中、积极回答问题、上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