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元林
摘 要:学习满意度是学习者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对学习目标实现情况的满意程度,其作为一种主体感知评价,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本研究基于学生自我学习效能评价视角,提出大学生学习满意度分析模型和研究假设,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检验地方本科高校学生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研究结果显示,教学水平、教学关系、学习氛围等是影响地方本科高校学生学习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硬件设施对学生学习满意度影响不显著。学生自我学习效能评价一方面直接影响学习满意度,另一方面与学习满意度评价影响因素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高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高校应着力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自我学习效能,以此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满意度。
关键词: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地方本科高校;自我效能
一、引言与综述
本科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办学的根基和生命线,关系到国家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高等学校办学质量评价应以学生为中心,尤其是以学生的学习质量为中心之中心。学生是高校学习的参与者和主体,满意度是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对大学学习感知与期望之间绩差最直观的表征。学生作为高校办学最核心的利益相关者,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满意度是对高校办学活动的重要反馈。学习满意度作为学生学习质量的体现,反映出学生对在校学习过程的体验感受和整体评价,对于评价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发布公告中,就明确要求将在校学生学习满意度列入教学质量报告的必要组成部分。正如有学者指出,学习满意度是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微观主体和宏观质量的有效连接点,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调查与研究,能够促进教与学之间形成有效互动和过程评价,高校应以此作为教学改革的依据和突破口。地方本科高校为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输出大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地方本科高校学生学习满意度应该成为高校办学的关注点。
学生学习满意度最初起源于国外利益相关者和顾客满意度理论,美国教育委员会于1966年使用CIRP(CooperativeInstitutionalResearchProgram)来测量入学新生满意度。目前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学生满意度作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最具代表性的是全美大学生学习投入调查(NSSE),除此还有英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NSS)和澳大利亚大学生课程体验调查(CEQ),它们都从不同角度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满意度进行衡量测评。国外有学者依据学生对教师教学成果的满意度设计了学生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