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路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除了教学内容对学习满意度、教学方法对自我学习效能和学习满意度、硬件设施对自我学习效能和学习满意度没有产生显著的路径影响,其他各项路径作用关系均在P<0.05水平以下显著。标准化路径系数大小反映出各要素之间影响作用的强度大小,其中学生自我学习效能评价对学习满意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具体路径关系作用结果和假设检验结果见图2和表5。
五、讨论与建议
第一,本次调查数据显示,教学内容对学生学习满意度没有产生直接影响,教学方法对学生自我学习效能和学习满意度均未产生显著影响。按照教学论和学习理论观点来看,这一结论似乎有所矛盾和冲突。但这里可能存在两个方面的解释,一是所调查地方本科高校的教学内容存在不合理之处,教学方法仍然较为滞后,没有对学生学习满意度产生正向积极影响。从本次调查教学内容指标的平均得分来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平均得分较低,其中教学内容满意度在所有指标中均值最低(约3.67左右)。这也表明学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能没有很好地适应大学生学习需求,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够满意。因此学校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亟待大力改进,需进一步重点抓好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增强教学内容对学生学习需求的适应能力。二是大学阶段的学习方式与基础教育存在很大不同,学生自主性学习成为学习主体,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因此表现出教学方法对学生自主学习效能作用路径不显著,反而是教学关系、学习氛围等因素对自我学习效能产生直接影响。这就要求学校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为学生创设融洽的学习氛围和教学关系,不断帮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增加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