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1:课程与教学·地方本科高校学生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8年03月05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方本科高校学生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相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显著性表现较差,教学水平和教学关系两个结构变量则对学生自我学习效能和在校学习满意度均产生显著影响。与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学水平不同,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更多建立在学术水平之上,能否在科研和教学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和促进,对于提高大学教师教学水平起决定性作用。因此高校依然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努力发展教师的教学学术,让教师通过科研成为学习型教师,形成教师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和深度耦合,进而推动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满足学生深层次的知识发现学习需求。教学关系更为直接地对学生学习效能和满意度产生作用,大学教师能否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交流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是提升学生学习体验和经历的重要途径。至今,在西方的一些著名大学依然保存着“社区学院”、“宿舍学院”的做法(与我国目前部分高校试行的书院制类似),其用意就是让师生之间形成更近距离的教学关系,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教师和向教师请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大学教师的第一职责,高校也应当积极出台各种措施促成教学关系的发展,而不是只单方面地对课堂教学进行管束,让教师真正融入师生教学关系,享受教学带来的职业满足感和成就感。

    第三,在教学环境中,硬件设施对学生自我学习效能和学习满意度均未产生正向显著影响,而学习氛围和人际关系却对学生自我学习效能和满意度产生明显影响。这说明作为硬件环境的校园设施条件并没有对学习效能和满意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而是作为软件环境的学习氛围和人际关系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更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学校硬件设施配置未能“以学为中心”,充分关注学生学习需求,导致学校硬件设施资源结构性不支撑和不胜任;二是学校硬件设施的效能未能充分发挥,学生利用学校硬件设施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一方面是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学生个人学习手段迅速提升而导致的对学校教学硬件设施依赖性降低和疏离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映衬出高校在硬件设施的建设方式和方向上的不足,要求高校及时转向,从一般常规建设转向重大前沿建设,从适应“以教为主”建设转向服务“以学为主”建设,从“跟风投入”、“人有我有”式的外延建设转向“按需投入”、“人无我有”式的内涵建设,切实发挥硬件设施资源对学生的吸引力,提升其在教与学中的贡献度。

    长期以来,许多高校过分强调硬件环境建设,忽视校园软环境的营造,宁可负债大兴土木,也不愿下功夫创建校园文化。本研究结论进一步告诉我们,要重视文化育人的作用。如有学者就专门对高校社团育人做过深入研究,这些非正式育人环节就像管理学中的非正式组织一样,虽然无法在形式上具有正规的课程教学过程,但是其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是润物细无声式的。学习氛围、同伴学习、人际交往都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必要组成,大学生的社会性也需要借助集体环境来促进培养,这种社会性环境必然会对学生自我学习形成外部刺激和约束,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学习有效性。学校应该积极努力创设各种机会和条件,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塑造优良的校风、班风和学风,真正做到和实现全员、全面和全过程育人。

    第四,对自我学习效能的研究发现,学生自我学习效能对学习满意度有直接显著影响,并且在所有的影响路径系数中最大。因此,要想提高学生学习满意度,必须重点关注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效能。除教学内容这一结构变量外,其他所有对学生自我学习效能评价产生正向影响的结构变量,均同时对学生在校学习满意度产生直接正向显著影响;反之,未对学生自我学习效能产生正向影响的结构变量,也同时没有对学生学习满意度产生正向影响。也就是说,学生自我学习效能评价与学生学习满意度评价影响因素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学生自我学习效能是影响学生学习满意度的关键矢量,通过自我学习效能可以预测学生学习满意度的高低。既有研究表明学生自我学习效能评价越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表现也越好 ,很多实证研究甚至直接得出自我学习效能可以正向预测学生学业成绩的结论。 与之相应,良好的自我学习效能会让学生更加关注教与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学习行为上表现出更加专注与持续,学习情绪上也更加平稳和沉着,必然会带来较好的学习体验和更高的学习满意度。这就需要高校在教学管理实践中把学生自我学习效能作为要务来抓,更加注重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增加学习的目标性和主动性,改变传统教条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给学生更多更大的空间展示自己。

    第五,已有学习效能研究大多将自我学习效能和学习效果、学业成绩关联在一起,即采用传统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1页:封面
   第002页:封二
   第003页:刊物简介
   第004页:目录
   第005页:目录
   第006页:目录
   第007页:教育管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力机制研究
   第008页:教育管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力机制研究
   第009页:教育管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力机制研究
   第010页:教育管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力机制研究
   第011页:教育管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力机制研究
   第012页:教育管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力机制研究
   第013页:教育管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力机制研究
   第014页:教育管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力机制研究
   第015页:教育管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力机制研究
   第016页:教育管理·我国大学教师群体分化的制度逻辑与调适策略
   第017页:教育管理·我国大学教师群体分化的制度逻辑与调适策略
   第018页:教育管理·我国大学教师群体分化的制度逻辑与调适策略
   第019页:教育管理·我国大学教师群体分化的制度逻辑与调适策略
   第020页:教育管理·我国大学教师群体分化的制度逻辑与调适策略
   第021页:教育管理·我国大学教师群体分化的制度逻辑与调适策略
   第022页:教育管理·我国区域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测度及其发展演变趋势研究
   第023页:教育管理·我国区域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测度及其发展演变趋势研究
   第024页:教育管理·我国区域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测度及其发展演变趋势研究
   第025页:教育管理·我国区域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测度及其发展演变趋势研究
   第026页:教育管理·我国区域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测度及其发展演变趋势研究
   第027页:教育管理·我国区域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测度及其发展演变趋势研究
   第028页:教育管理·论大学仪式的结构要素
   第029页:教育管理·论大学仪式的结构要素
   第030页:教育管理·论大学仪式的结构要素
   第031页:教育管理·论大学仪式的结构要素
   第032页:教育管理·论大学仪式的结构要素
   第033页:区域研究·广东省高水平大学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研究
   第034页:区域研究·广东省高水平大学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研究
   第035页:区域研究·广东省高水平大学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研究
   第036页:区域研究·广东省高水平大学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研究
   第037页:区域研究·广东省高水平大学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研究
   第038页:区域研究·广东省高水平大学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研究
   第039页:课程与教学·大学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学习投入与学习收获
   第040页:课程与教学·大学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学习投入与学习收获
   第041页:课程与教学·大学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学习投入与学习收获
   第042页:课程与教学·大学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学习投入与学习收获
   第043页:课程与教学·大学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学习投入与学习收获
   第044页:课程与教学·大学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学习投入与学习收获
   第045页:课程与教学·地方本科高校学生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第046页:课程与教学·地方本科高校学生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第047页:课程与教学·地方本科高校学生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第048页:课程与教学·地方本科高校学生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第049页:课程与教学·地方本科高校学生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第050页:课程与教学·地方本科高校学生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第051页:课程与教学·地方本科高校学生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第052页:课程与教学·地方本科高校学生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第053页:课程与教学·知识碎片化:《大学语文》慕课的实践困惑及反思
   第054页:课程与教学·知识碎片化:《大学语文》慕课的实践困惑及反思
   第055页:课程与教学·知识碎片化:《大学语文》慕课的实践困惑及反思
   第056页:课程与教学·知识碎片化:《大学语文》慕课的实践困惑及反思
   第057页:比较教育·澳大利亚专业学位设置与调整程序研究
   第058页:比较教育·澳大利亚专业学位设置与调整程序研究
   第059页:比较教育·澳大利亚专业学位设置与调整程序研究
   第060页:比较教育·澳大利亚专业学位设置与调整程序研究
   第061页:比较教育·澳大利亚专业学位设置与调整程序研究
   第062页:比较教育·澳大利亚专业学位设置与调整程序研究
   第063页:比较教育·澳大利亚专业学位设置与调整程序研究
   第064页:比较教育·澳大利亚专业学位设置与调整程序研究
   第065页:比较教育·英国“教学卓越框架”专业教学质量评估:特征 反思与启示
   第066页:比较教育·英国“教学卓越框架”专业教学质量评估:特征 反思与启示
   第067页:比较教育·英国“教学卓越框架”专业教学质量评估:特征 反思与启示
   第068页:比较教育·英国“教学卓越框架”专业教学质量评估:特征 反思与启示
   第069页:比较教育·英国“教学卓越框架”专业教学质量评估:特征 反思与启示
   第070页:比较教育·英国“教学卓越框架”专业教学质量评估:特征 反思与启示
   第071页:比较教育·英国“教学卓越框架”专业教学质量评估:特征 反思与启示
   第072页:比较教育·“欧洲高等教育区”学生流动的助力与阻碍
   第073页:比较教育·“欧洲高等教育区”学生流动的助力与阻碍
   第074页:比较教育·“欧洲高等教育区”学生流动的助力与阻碍
   第075页:比较教育·“欧洲高等教育区”学生流动的助力与阻碍
   第076页:比较教育·“欧洲高等教育区”学生流动的助力与阻碍
   第077页:比较教育·“欧洲高等教育区”学生流动的助力与阻碍
   第078页:比较教育·法国本科学分制改革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第079页:比较教育·法国本科学分制改革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第080页:比较教育·法国本科学分制改革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第081页:比较教育·法国本科学分制改革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第082页:比较教育·法国本科学分制改革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第083页:比较教育·台湾高等技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第084页:比较教育·台湾高等技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第085页:比较教育·台湾高等技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第086页:比较教育·台湾高等技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第087页:比较教育·台湾高等技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第088页:比较教育·台湾高等技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第089页: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基于构建“国考+校试”模式的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招生制度探索
   第090页: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基于构建“国考+校试”模式的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招生制度探索
   第091页: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基于构建“国考+校试”模式的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招生制度探索
   第092页: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基于构建“国考+校试”模式的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招生制度探索
   第093页: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基于构建“国考+校试”模式的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招生制度探索
   第094页:教育史研究·《学记》中年考校制之考证及其历史演变
   第095页:教育史研究·《学记》中年考校制之考证及其历史演变
   第096页:教育史研究·《学记》中年考校制之考证及其历史演变
   第097页:教育史研究·《学记》中年考校制之考证及其历史演变
   第098页:教育史研究·《学记》中年考校制之考证及其历史演变
   第099页:教育史研究·《学记》中年考校制之考证及其历史演变
   第100页:教育史研究·《学记》中年考校制之考证及其历史演变
   第101页:职业教育·高职教师辱虐管理对学生学习绩效的影响研究
   第102页:职业教育·高职教师辱虐管理对学生学习绩效的影响研究
   第103页:职业教育·高职教师辱虐管理对学生学习绩效的影响研究
   第104页:职业教育·高职教师辱虐管理对学生学习绩效的影响研究
   第105页:职业教育·高职教师辱虐管理对学生学习绩效的影响研究
   第106页:职业教育·高职教师辱虐管理对学生学习绩效的影响研究
   第107页:职业教育·产业学院:协同育人视角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的探索
   第108页:职业教育·产业学院:协同育人视角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的探索
   第109页:职业教育·产业学院:协同育人视角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的探索
   第110页:职业教育·产业学院:协同育人视角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的探索
   第111页:教师与学生·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分层结构
   第112页:教师与学生·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分层结构
   第113页:教师与学生·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分层结构
   第114页:教师与学生·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分层结构
   第115页:教师与学生·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分层结构
   第116页:教师与学生·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分层结构
   第117页:教师与学生·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分层结构
   第118页:教师与学生·贫困本科生生活世界中的象征资本:规训、积累与补偿
   第119页:教师与学生·贫困本科生生活世界中的象征资本:规训、积累与补偿
   第120页:教师与学生·贫困本科生生活世界中的象征资本:规训、积累与补偿
   第121页:教师与学生·贫困本科生生活世界中的象征资本:规训、积累与补偿
   第122页:教师与学生·贫困本科生生活世界中的象征资本:规训、积累与补偿
   第123页:教师与学生·贫困本科生生活世界中的象征资本:规训、积累与补偿
   第124页:教师与学生·贫困本科生生活世界中的象征资本:规训、积累与补偿
   第125页:教师与学生·基于因子分析的高校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第126页:教师与学生·基于因子分析的高校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第127页:教师与学生·基于因子分析的高校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第128页:教师与学生·基于因子分析的高校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第129页:教师与学生·基于因子分析的高校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第130页:教师与学生·基于因子分析的高校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第131页:插页·高校附属医院学科信息化建设研究
   第132页:插页·艺术美育中的怡情效能与教师应用策略研究
   第133页:插页·广府民俗艺术的民间审美及其审美教学价值
   第134页:插页·服务型社区视角下高校社区管理专业建设的新思路
   第135页:插页·探究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第136页:插页·英汉硬新闻语篇的对比与语篇教学研究
   第137页:封三
   第138页:封底
地方本科高校学生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高教探索课程与教学·地方本科高校学生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051地方本科高校学生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2018-03-05 2 2018年03月0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