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学生社团,这些社团通过举办培训未来CEO、青年创新创业体验营等多种活动,给学生提供自我成长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该校建立了“台湾大学生创业网”,为台湾地区的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网络交流的平台。
(四)建制度:制定教师参与创业教育的保障措施
广大教师是学校创业教育转型必须依靠的力量,为了学校创业教育的整体转型,就必须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打消教师的后顾之忧,调动教师参与创业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高雄第一科技大学从学校层面制定了《产学合作收支管理要点》、《校院级中心项目人员年终绩效奖励要点》、《产学合作空间管理办法》、《职员协助执行产学合作计划办法》、《项目人员?用及考核办法》等具体的产学研合作计划。同时,配套制定了《产学合作展示厅作品管理及奖励办法》、《教师赴公民营机构服务及研习作业要点》等具体的产学研合作制度规定。这些具体的政策规定从制度上确保了教师参与创业教育和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不仅调动了校内不同教学院、系、所的教学资源,而且从制度层面消除了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使学校发展创业教育的目标形成了共识,凝聚了人心,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创业教育的整体发展。此外,为了提高师生创业成功的机会,2013年,学校成立了台湾南部第一家校园创业投资基金公司———“第一科大天使投资公司”,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成为师生创业尝试和实践探索的有力保障。
(五)重自评:建立与创业教育活动相适切的评价制度
台湾教育行政部门为了鼓励高等技职院校办出特色、提升教学品质、培育优质人才,在考虑到各校在发展定位、资源规模以及区位条件等方面差异的基础上,2014年起将评价由过去的“等第制”改为“认可制”,目的是希望台湾的高等技职院校能够厘清发展定位,建立适合高等技职教育办学实际的自我评价制度,引导各技职院校走上特色化的发展道路。为此,高雄第一科技大学在参考台湾“教育部”评鉴项目指标的基础上,对应学校发展定位,分别将创业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育成、重视产学研合作、缩短学用落差指标、技职教育再造、创新力、创业力、基础实作及实习课程、教师实务增能、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等多个体现创业教育的指标,纳入到修订后的自我评鉴的指标体系中。该校校长陈振远认为,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评价引导着该校落实“就业力、实作力、创新力”的技职教育目标,使学校成为了一所拥有创新与创业精神的国际化科技大学。
(六)育氛围:通过各种途径营造创业文化氛围
高雄第一科技大学在推进创业教育时,将全台湾和高雄地区的产业升级转型、创新驱动战略与学校的学科优势相结合,精心遴选了精密机械与模具、产业防灾与危害风险管理、智能型运筹技术与加值服务、智慧辨识与资通服务、教育云平台建置及应用服务、多国科技语言口笔译等六大产业。通过六个领域的聚焦,让高雄第一科技大学深度融入了台湾地区的产业和经济发展之中。
该校主要通过采取“HelloInnovation(HI)”制度和“创业龙门阵”两项措施来提高教师对学校创业教育的认可度和参与度。其中,HI老师发挥着学生创业导师的作用,他们帮助学生解决在参加创新创意创业竞赛以及创业实践活动时,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为此,学校制定了HI老师实施要点,并对HI老师的聘任条件、服务内容、约谈方式、奖励措施、经费支出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学校通过举办创新创业HI老师研习班,满足HI老师在辅导过程中的理论和实务技能需求。 此外,每周四下午还举办“创业龙门阵”,鼓励和支持来自不同学院的老师,围绕创新创业的特定主题,进行心得分享和座谈。“创业龙门阵”的举办,给来自不同院系的教师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激发着全校教师的创新创业的热情和行动。
三、对大陆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启示和建议
台湾高雄第一科技大学的创业教育实践探索,对我国大陆高校深入实施创业教育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当前,大陆高校在推进创业教育过程中,要尽快成立专门负责创业教育的实体运作机构,要建立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课程教学体系,要调动教师参加创业教育的积极性,要大力培育学校的创业文化氛围。
(一)在组织机构上,要成立专门负责创业教育的实体运作机构
高雄第一科技大学在推进创业教育的过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