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人音版教材第一节《音乐与人生》一课中,在讲解音乐要素(即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时,笔者先是弹奏一首学生熟悉与喜爱的流行歌曲《青花瓷》,从学生聚精会神的专注眼神中,笔者感觉到他们被美妙的琴声所打动。之后用《青花瓷》中的片段音乐来一一讲解,由于是熟悉和喜欢的作品,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也变得容易得多,学习兴趣很快就调动起来了。同样,舞蹈也有用武之地。在一节公开课人音版教材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中,笔者通过表演一段维吾尔族舞蹈导入课程,让学生分辨舞蹈所属的民族,待表演完毕学生掌声如雷,回答问题时积极踊跃、声音洪亮,课堂气氛瞬时活跃起来。
又如人音版教材第三十三节《流行风》一课中,笔者以设问导入:A.同学们平时喜爱什么风格的作品?B.想听老师唱歌吗?请听老师演唱分辨风格?之后笔者就唱了三首不同风格的作品,分别是美声作品《我爱你中国》、民声作品《望月》、通俗作品《忍不住原谅》,歌声一出,学生们的眼睛一下就发光了,掌声也随着响起。音乐教师对学生音乐学习起了表率作用,学生把教师当作榜样,产生模仿的愿望和行为。这样,学生从内心喜爱教师,自然也会喜欢上这个老师的课了。
2.体现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美国著名课程专家多尔的这句名言,成了新课程标志性的语言之一。当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人文、和谐、民主与平等的,只有在这个条件下才能营造出宽松、自由、愉快的课堂气氛。
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要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和幽默生动的语言和学生共同探讨一首歌曲、一首乐曲或共同交流某一位歌手,对学生的发言要及时予以肯定。在学生音乐表演活动环节上,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掌握表演和创作的主动权,教师要鼓励并培养学生的信心,使音乐课堂成为学生充分表现自我的舞台。在介绍作曲家及创作背景时可穿插一些相关的趣闻逸事,来帮助学生增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觉得上音乐课是很开心的事。教师要像一位向导一样,让学生在音乐艺术的海洋中遨游,任其在这广阔的世界中探索音乐的真谛,做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另外,利用课间的休息时间,与学生聊聊天,谈谈音乐与自己生活的关系、音乐与性格培养的关系以及引导学生学会做人,等等,让学生觉得老师很有亲和力。从某种意义上说,音乐学习是一个内心的旅程,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过程,是伴随人格完善的历程。
三、教学内容的选择
高中音乐鉴赏的教材非常广泛,由古至今、由中到外。而高中生最为喜爱的是当今的流行音乐,面对浩瀚乐海中的经典音乐、严肃音乐则是态度默然,也缺乏相应的鉴赏能力,新课程的教材虽然比旧教材在内容风格上有很大的变化,但有些内容还是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如何提起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教师还得从欣赏的作品入手,适当地对作品进行选择、删除与增加。
1.不必照搬教材上的作品,可以选择同样体裁或相同风格的其他作品
如人音版教材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一课,重点介绍三大民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音乐风格和特点。在讲解蒙古民歌长调、短调时,不必用课本上的《辽阔的草原》这部作品,可先让学生欣赏《天堂》和《嘎达梅林》,然后分析长调、短调的区别,接着欣赏流行歌曲《月亮之上》,引导学生分析这首歌属长调还是短调。
同样介绍藏族民歌时,可选择《青藏高原》这首同样具有藏族山歌风格的作品,高亢嘹亮也体现了藏族民歌的演唱特点。然后让学生欣赏韩红05年春晚的作品《天路》,他们对这首歌很熟悉,能从头到尾跟着音乐深情演唱,学生兴致高涨。这样既让学生感受歌曲表达的音乐情绪,又领略藏族舞蹈的魅力,从视听结合的角度,了解藏族的歌舞特点。学生从作品中体验音乐的美,享受欣赏音乐的乐趣,增进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2.由流行风格的作品导入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和开始的导入有关,导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能使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此笔者选择了流行风格的作品导入。
如《钢琴音乐奇葩》一课,笔者以周杰伦的《夜曲》导入:这首歌曲描述了因恋人最爱听肖邦的夜曲,所以选择用弹奏夜曲的方式,纪念已逝去的恋人和爱情。有钢琴诗人美称的肖邦,一直是学习古典音乐出身的周杰伦非常欣赏的音乐家,大家能谈谈对周杰伦的偶像肖邦的认识吗?这样同学们就会兴致很高地想了解自己偶像的偶像是什么样的人物。
又如人音版教材第二节《高亢的西北风》一课,笔者以张杰演唱的西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作为导入,从学生专注的表情我知道他们已经进入了学习的状态了,课堂导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它就像一根导火线,能点燃学生聆听音乐的欲望,激发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主动、专注地参与课堂学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3.选择与教材有对比性的作品
对比欣赏法是新课标中过程与方法目标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将不同体裁、形式、风格等作品进行比较,或是将题材相同而体裁不同、体裁相同而形式不同、形式相同而风格不同等作品进行比较,有利于学生形成对音乐的深刻印象。
如人音版教材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一课,在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