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切行动都是由某种动机引起的,动机对人的行动起激发、推动、加强的作用。激励教学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产生超越自我和他人的欲望,主动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实现学习目标。
一、目前激励教学的使用现状分析
激励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它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思考,调动课堂气氛,甚至成为决定学生课程成绩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根据调查摸底,目前教师在日常激励教学中,存在方式单一,效果不持久等缺陷。
(一)“口头表扬式”:“某某同学你很棒”
这是一种赏识教育,在教学中是必要的,但是单一地采取这种方式,时间长了,学生就会有“抗体”,对激励效果产生免疫,甚至会觉得老师很“假”,不仅起不了激发动力的作用,甚至可能产生反效果。
(二)“加分考核捆绑式”:给学生加分,所加分数可以在课程考核上占一定比例的分值。
这种加分方式,短期激励效果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对于想争取更优秀成绩的学生来说。但是班级学习层次明显,一段时间分数就会拉开较大距离,高层次学生会因为无对手感到枯燥无聊;低层次学生会觉得无力追赶,放弃争取。另外,学生特别反感老师用“分数”来“约束”他们,尤其是90后00后的中职学生,个性强烈又现实,对于成绩看得很淡,这种考核捆绑式的加分,在他们眼中并不“值钱”。
(三)“物质奖赏式”:给做得好的学生一些小奖品,表示鼓励与认可
这种方式无疑是激励形式中最吸引学生的,但奖品资金一般都是要老师自掏腰包,奖品太大买不起,奖品太小又“诱惑”不了学生。因此,此方式的持续性难以实现,只能作为激励教学的“调味料”,偶尔撒一点,调动一下学习气氛。
二、激励教学策略运用的前期分析及职业情景创设
《调酒知识与酒吧管理》(以下简称《调酒》)课程是一门生活学科,是现代人追求休闲、个性化生活方式下的产物,与生活情境密不可分,它所需学习的知识来源于人类多年来的酒水实践活动及总结提炼,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抽象性。而中职学生主要是95后和00后,特点是自我意识强,爱表现,希望得到关注,不喜欢学习理论知识,愿意参与动手操作等实践性强的活动。
因此教师把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主要以操作和服务行为为主,让学生认识酒具用途与酒水知识,掌握调酒知识与酒水服务技巧,清楚酒吧管理工作流程,培养优秀酒水服务与基层管理人才,为其日后从事酒水服务类工作奠定基础。
基于课程与教学对象的详细分析,为了激励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且激励教学的持续性,笔者综合了“口头表扬式”“加分考核捆绑式”“物质奖赏式”三种激励方式的长处,创新进行职业情景模拟下的激励教学策略运用,为学生设定职业情景“酒吧实习生升职记”,在模拟情景中利用职位晋升对其持续激励,直至课程结束。基本思路:全班同学都是酒吧的实习生,老师把课程要学习的内容分解成十个项目,学生每完成一个项目,可根据完成效果赚取工资和工作积分,积分达到一定数值,即可晋升一个级别,同时工资也会随之上涨。学生在期末结束时,所处在的员工级别即为该生在本课程的考核档次。
三、职业情景模拟下的激励教学策略具体运用——以中职《调酒》课程教学为例
第斯多惠教育家认为,教育的艺术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在课程伊始,唤醒学生的兴趣是激励教学的首要任务。而《调酒》对学生而言是一门较为“神秘”的课程,在课堂上先创设职业情景,然后分项目模拟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课内外结合,激发学生兴趣,而且为激励教学在全课程中的深入渗透与作用奠定基础。
(一)职业情景“酒吧实习生升职记”的背景设置———人人是主角
实习的酒吧有四个员工级别,分别是普通实习生、优秀实习生、正式员工和优秀员工,其工资待遇、津贴福利和区分方法见表1所示。
在开学初,所有同学都均为普通实习生,在学习过程中,每完成一个学习项目则可获得相应积分,积分达到指定数值,则可晋升一个员工级别。积分累计到60分,即可晋升为优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