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往往抱着不出问题的观念,只关注到学生是否遵纪守章,或者出现其他不良行为,并未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引导,简单的说教成为班级管理的一种形式化的教育方式。在学校举行的课外活动和实训活动时也只是形式多于内容,学生参与性不高,学校组织的实训活动很少能够达到既锻炼学生技能操作又能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目的。
(三)评价标准方面,缺少客观评价指标,不能对学生非智力因素起到科学引导作用
在学校内部评价方面,中职学校主要针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某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其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主要匹配特定职业岗位对学生技能或技术操作方面的要求,以保证中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但是,在对中职学生是否适应岗位需求评价方面,并没有对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有提出硬性要求,但也未有考核标准。
在社会评价方面,中职学校的社会评价主要有用人单位、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中介机构组成。用人单位对中职生的评价和反馈主要是学生技能技巧方面能否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有的用人单位也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出了一定要求,但是,由于要求过于笼统,并且不作为主要考核标准,因此也未有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中职学校进行评估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对中职生的评价主要在于基础理论课的学习、计算机、英语老师成绩排名最为评价的质量标准,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却很少提及。
三、中职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评价机制创新举措
(一)以学校评价为核心,注重对中职生兴趣、理想、意志等全方位的培养
学校在中职生的培养过程中,必须转变评价观念,高度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开发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由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转变为同时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只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转变为既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又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从只教学生如何做事转变为既能做事又能很好地做人。学校要进一步明确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自觉地把培养学生的健全心理有机地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之中。
学校在中职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过程中,必须改革中职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评价内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渠道的培养措施和评价内容。要加强对有关学生思想建设、德育培养等方面课程建设的评价,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品质和坚强意志。课程设置应有开放性,减少必修课中专业基础课的数量,增加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的容量,同时,开设辅修专业,使学生能根据兴趣、个性、知识结构、社会需求自主地选择课程。并适当增加人文课程的数量,对体育、音乐、美术、诗歌、舞蹈等有利于学生的非智力的课程的评价给予重视。要加强对实践环节的评价。情感、意志和性格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加强的,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要看学校组织的各类实践活动时能够真正地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生活经验,进行自我教育。
学校在中职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过程中,必须要建立对中职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评价指标。在学校内部评价方面,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专业建设、教学活动、实训活动等各项内容的评价指标建设方面都要增加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求,同时,还要严格中职学校的非智力因素考核标准,把是否能够达成教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平时考查或期末考核时要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给出一个具体的分数,使其认识到自己非智力因素面的优缺点。在对教师的评定过程中要考核教师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是否符合具体指标,给教师一个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等级评定。使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在学校内部,从无到有,从软性要求,到硬性制度。
(二)以家庭评价为内在渗透,突显家庭教育的基础助推作用
家庭在中职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过程中起着内在的引导作用,“一体两翼”评价机制是学校对家庭评价提出指导性要求促使家庭在对中职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中发挥协助作用。家庭对中职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渗透在中职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全过程,促进中职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个性化,满足中职生全面健康发展。
家长通过转变对中职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观念,掌握中职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正确认识该年龄阶段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及发展中的弱点。家长应有意识地为子女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要注意提高自己的素质,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和教育能力的素养,塑造自身良好的性格。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克服粗暴、孤独、忧郁等不良性格,要纠正“棍棒教育”、放任自流等不科学的教育方法,培养孩子健康的性格特征。家长要善于抓住生活中每一件事,在具体环节上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激励其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养成生活有规律,学习有条理及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另外,家长还要通过建立评价中职生非智力因素的指标,使中职生非智力因素在家庭中的表现更加直观,对中职生个人注重非智力因素的自我培养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总之,要充分发挥家庭评价在中职生非智力因素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