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平台、互联网应用层出不穷,互联网金融发展日新月异,因此也要求高职院校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紧跟时代步伐,在设置金融实训课程时,重视互联网工具应用实训,让学生重点掌握基础的互联网工具运用,如构建和利用社交网络,熟练使用网上银行、网上证券交易、网上理财业务等。
三、基于“就业导向”的金融实训教学组织形式
1.金融ERP沙盘实训教学
金融ERP沙盘实训教学主要在仿真实训室进行,金融仿真实训实验室根据金融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构建,全真模拟金融企业的综合业务环境,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立体化教学,使虚拟、仿真实验与真实业务紧密结合。
金融ERP沙盘实训是专业教师根据金融企业的主要业务流程和业务类型设计不同的实训项目,再把每个实训项目分解为不同的任务,设计情景案例、角色扮演、沙盘演习、报告撰写等一系列实训环节,由学生自主完成实训项目,在实训中,教师针对每一项任务的操作环节进行指导,使学生快速熟悉金融相关岗位工作的实际内容和工作性质。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建设了银行仿真实训室,提供模拟的银行系统平台,在实训教学中,教师以典型业务为主线,让学生分别扮演银行柜员、客户经理、客户或者其他角色,进行模拟演习,从而掌握对公、对私基本银行业务的处理程序和方法,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体验岗位的经营管理过程。
2.学科竞赛推进的创新实训
学科竞赛创作就是在限定条件下完成具体的设计任务,学科竞赛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程度,直接体现学生专业知识、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对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团队精神有很大的帮助,也是推动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
目前,高校学生参加的金融竞赛项目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全国大学生金融建模大赛、外汇以及大宗商品模拟操盘大赛、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股指期货知识竞赛等,也有各高职院校自行举办的校内模拟炒股大赛、金融理财规划大赛等金融竞赛项目。因此,金融实训环节教学中可结合学科竞赛,以创作学科竞赛作品为载体,在指导创作过程中注重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大学生金融建模大赛,需要参赛队员在预设题目下,完成一件包括模型的假设、建立和求解、计算方法的设计和计算机实现、结果的分析和检验、模型的改进等方面的作品,这其中涉及固定收益证券、组合投资管理、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等不同领域的题目,通过竞赛,学生不仅深入理解金融专业知识,还提高了财务数据分析、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推动了大学金融实训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3.校企合作实训教学
校企合作实训教学强调的是学校与企业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因此从实训教学计划的修订到教学组织的实施都是校企双方协同进行的。校企合作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推进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都是校企合作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成果。例如,百果园与高职院校联手打造的现代学徒制“百果园店长班”式的职业教育、凯宾斯基订单班和凯宾斯基酒店校外教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
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校企合作实训教学也应不断创新和探索,以证券特色班为例,学校聘请证券公司专业人员担任兼职实践指导教师,参加实训教学计划制定和课程建设工作,并指导学生完成实践性较强的实训课程和业务仿真模拟实训。除了校内实训教学环节,将由合作单位安排学生在证券公司的相关岗位进行阶段实训,让学生熟悉企业一线岗位的实际操作标准与要求,做到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合作企业还可以从实习生中选拔优秀人才,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用工需求。
四、结语
本文基于金融行业人才培养的技能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金融实训教学的出发点,既需要考虑金融实训课程的设置是否反映岗位技能需求,也要考虑教学方式是否适应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其次,提出了基于“就业导向”的金融实训课程设置思路,包括“业务技能”导向和“岗位能力”导向的实训内容。再者,提出了以就业导向为目标的3种实训形式。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应掌握金融行业人才的技能和岗位素质需求,紧跟金融行业最新发展趋势,不断加强和创新高职院校的金融实训教学体系,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使之成为能够尽快适应社会环境的合格毕业生。
参考文献:
[1]孙志强.独立学院金融ERP沙盘实训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讨[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融学院,2015(12).
[2]张存萍.“上班式教学”在金融岗位实训课程的实践探索[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金融系,2014(01).
[3]刘美玲.基于“实战驱动”的金融实训教学体系建设与思考[J].浙江万里学院2013(01).
[4]刘美玲.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大学金融实训教学体系建设[J].浙江万里学院,2012(06).
责任编辑 何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