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实验前后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对比分析
在学习兴趣方面,因为对于这门课程还没有深入了解,根据前期先修课程接触的部分翻译知识的印象,实验前两个班对于《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有一定的期待,很感兴趣和感兴趣比例之和分别为76.3%和78.4%,两个班没有明显差别。实验后,由于实验班一方面以微信平台进行大量的教学资源推介,课下微信平台大量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学互动;另一方面,积极推行基于实际工作岗位的项目式教学设计,循序渐进,做学教结合,学生学习兴趣有明显提升,其中很感兴趣的学生比例上升到了35.8%,有兴趣的学生比例达到了93.1%(很感兴趣和感兴趣学生比例之和)。而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控制班,由于教学过程的相对枯燥,课程学习难度较大等原因,对翻译学习有兴趣的学生比例仅仅为75.2%,不仅远远低于实验班17.9%,相对于学习前的测试也低了3.2%。
在学习动机问卷方面,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形式,分为6个项目,商务英语翻译学习动机包括为了取得学分,为了学习成绩,为了他人(教师、家人、同学、朋友等)认可,为了就业,对商务翻译有兴趣,为了提升英语水平。“完全符合”为5分,“完全不符合”为1分。
因为《商务英语翻译》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且英语翻译较高的社会认可度,使得学生的学习动机普遍较强,实验前实验班和控制班学习动机没有明显区别(p=0.148>0.05)。
实验后,由于实验班接触到更多的学习资源,了解了更多翻译知识和翻译职业岗位信息,展开了更多的学习讨论和探究,同时项目式实践教学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难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实验后,实验班学生的学习动机平均值高于控制班,且具有显著差异(p=0.021<0.05)。
(3)实验班与控制班翻译水平测试分析
对这两个班采用多题型翻译测试卷进行翻译能力测试,测试卷既包括句子和段落英汉互译翻译等主观题,也包括选择题和判断题等客观题型,以此来降低测试的主观性。阅卷教师两人,都曾经参与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阅卷工作,主观题部分取阅卷教师平均分,评分者可靠系数α为0.89。测试分为实验前测试和实验后测试,前测时间为2015年2月,后测时间为2015年7月。批阅核算评分后对两个班的翻译能力测试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检验结果(表5)显示,实验前两个班的平均分分别为70.29和70.45,标准差分别为8.542和8.604,没有显著差异(P=0.159>0.05),从整体上讲,两个班的翻译能力测试成绩基本相当,两个班的翻译水平基本一致。
实验后两个班的平均分分别为81.53和74.26(见表5),实验班比控制班高7.27分,而且P=0.013<0.05,说明实验后,实验班的翻译能力测试成绩明显好于控制班。两个班的后测结果表明,与传统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相比,通过微信平台进行项目式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高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商务英语翻译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