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调查显示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与岗位需求基本合理;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基本一致。(见表4)
4.通过文献查阅显示,我国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没有统一的“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的课程标准体系。广东省中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设与教学内容都不统一,也没有统一的专业基础课程标准。
二、存在的问题
1.没有统一的专业基础课程标准。学校基本上是自行制定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加上中高职学校之间交流沟通少而不全面,造成“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时学生的知识结构不连贯,教学内容重复率较高,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
2.教师缺乏临床实践经验。调查发现,专业基础课教师大多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缺乏临床一线从事经历,有的长期脱离临床,只有少数教师从临床一线调入,实践能力相对不足,对学科的新技术了解甚少,无法正确指导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3.教学内容强调学科的整体性。后续专业课程的针对性不强,与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尚有偏差。这也是造成中高职学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重复的原因之一。
4.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兴趣不高,导致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尤其是中高职衔接升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教学内容重复,导致其学习积极性下降。
三、对策
1.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中高职院校要加强沟通和交流,由高职高专院校牵头,构建中高职院校联盟,针对中高职学生层次的不同,充分考虑“三二分段”的衔接、延伸和提升等特点,对专业基础课程体系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课程设置、统一课程名称、统一教学内容、统一实践操作和统一考核方法,使“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时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结构能够有机对接。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以工作岗位需求为导向,要以服务专业课程为出发点,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技能基础。
2.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和相关规章制度,定期选派专业基础课程教师到临床一线进修学习,使教师了解学科新发展,掌握学科新技术和工作岗位新需求,以便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同时,要引进临床一线技术人才,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学校兼职教师,与专业基础课程教师共同研究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等,从而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更好地指导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3.调整教学内容。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强调培养一般技能型专业人才,而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则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为目标。因此,要针对中高职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的不同,合理调整教学内容,突出中高职的差异性。高职高专教育是中职教育的拓展和提升,是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因此,要考虑“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的特点,体现基础课程知识结构的连贯性与层次结构,减少重复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学内容要与国家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士)资格考试大纲接轨,要与临床检验工作接轨,提高学生对检验工作岗位的适应性。
4.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法。中高职衔接最重要的是技能的衔接。要根据岗位工作的要求,注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