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推行素质拓展计划,普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当前,中职学校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直接参加工作,在强烈的目的性下驱使下往往只重视专业知识学习,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学校团组织很难通过活动去渗透核心素养培养。“素质拓展证书”作为记录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素质教育综合成果的凭证和记录,此证书将和毕业证书同作为用人单位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参考标准。并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在中职学校推行素质拓展计划不仅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而且还注重对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活动中融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要素,如:举办朗诵比赛、书法比赛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举办小发明比赛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实践创新,开展拓展训练培养学生责任担当、团队协作精神,举办职业生涯规划比赛、职业礼仪大赛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志愿服务提升学生奉献精神。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学生既可以获得素质拓展认证又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收获了核心素养的提升。
(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拓展人文情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是我们在新时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思想养分,对核心素养培养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如何打造出适合中职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已成为团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团学工作者首先应根据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特点,结合中职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初探,臻选固化、总结提升三步走路径,开展系列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如:以成人礼为平台,教育学生知敬畏、能担当;以传统节日为平台,教育学生爱人、爱家、爱国;以“民俗文化月”为平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朗诵传统文学作品”为平台,培养学生人文底蕴。
(五)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服务青年是共青团工作的生命线。由于自身的特点,学校共青团工作必然带有“育人”这一根本特征,而在当前中职教育中“育人”的根本目标是提升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如果在“育人”的过程中如果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去组织活动、开展工作就能更多地赢得学生的关注、受到学生的欢迎。比如现在随着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现在的学生是“网络一代”,互联网在传播最新、最快的资讯的同时也间杂这各种不良信息,不良信息容易让缺乏判断能力的青年学生迷失方向,在这场争夺战中作为团学工作者应主动介入,及时组建学校团组织新媒体工作室,构建了微信公众号、微博、校园网站、学生广播站、宣传栏、墙报、团刊等多个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的工作融通、联动。通过QQ群、朋友圈主动传播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和提升方法,在不知不觉中达到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目的。
(六)以专业建设志愿服务队,以校外拓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志愿服务是是培养学生实现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道德实践。国家的强盛,也在于精神力量的强大,当前中职学生素养的现状,主要是没有正确的精神支柱。志愿服务精神体现了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体现了崇德向善的高尚道德追求,反映了中职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根本要求。但是,当前在志愿服务提供者的参与动机上,纯粹道德实践意义上的志愿服务活动已不能吸引更多的中职学生参加,中职学生往往把个人的成才和价值实现结合在一起,在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希望自身能得到专业技能方面的提高,能为将来职业发展提供帮助。因此中职团学工作者应具备志愿服务的专业性、常态化的管理理念,如:畜牧兽医专业建立畜牧兽医专业志愿服务队为中小型养殖户提供志愿服务;园林专业成立园林绿化修剪志愿服务队为当地园林管部部门提供志愿服务;电子电器专业成立家电维修志愿服务队为乡镇居民提供志愿服务;农业机械化专业成立农机维修志愿服务队为为农户机械维修提供志愿服务。通过开展志愿活动,使学生志愿者的专业特长得以发挥,专业技能得到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在志愿服务中得以提升。
(七)以科研项目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新突破
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所面临的重大而迫切的课题,是目前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快速持续健康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切入点。中职学校团学工作者将此课题列入科研项目研究具有以下意义:一是经费充足情况下有利于课题研究更加深入;二是打造一支既可以参与开展科研项目又可以参与学生管理的科研型团学工作者队伍;三是课题研究有利于吸引校外的团学工作者加入到课题中来,集思广益促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难点问题得以解决获得新突破。
[本文系广东省高州农业学校团委2016年申报全国共青团研究课题,课题名称为:新形势下中高职学校共青团工作的创新性比较研究,课题批准号:2016LX296。]
责任编辑 朱守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