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据此指导意见,职业学校有必要通过行业调研,了解行业需要哪些工作岗位,分析岗位的工作任务,确定学生所需要的专业能力,从而进行教学改革。肇庆市四会中等专业学校借与当当网(广州仓)校企合作为契机,对物流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实践研究。
一、培养目标
面向物流企业,建立以较高政治思想、文化、职业道德等素质为基础,以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让物流专业学生真正能够实现“职业对接,能力本位”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物流企业第一线需求,掌握物流设备技术、仓储技术、配运业务专业知识,具备货物出入库、货品配运、货品采购能力,从事仓储管理、配运实务与货物采购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物流专业主要工作岗位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三、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四、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一)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第一阶段:通过基础课程初步让学生了解物流行业情况,物流的基本工作职责,工作当中会运用到哪些技能等,逐步培养学生对物流专业的兴趣。以“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设计工作情景,安排工作任务,让学生围绕任务开展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总结学习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阶段可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让学生对物流实际工作有一定的认识。
第二阶段:学生有一定的物流基础和知识以后,开展校内实训。首先,单项设备练习,熟悉物流各项设备的应用。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实习任务,明确以任务为驱动,进行自主学习;然后,现代物流综合作业训练。教师设计物流情景,让学生在不同的岗位进行操作,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学期末可开设一周课程实训,训练整个知识应用技能。
第三阶段:学校仿真模拟实训和企业实践结合,校内实训可以提高学生某项基本技能水平,但并不全面,通过到企业多个岗位轮岗实训,可以让学生达到技能训练全覆盖,从而培养学生专业方向的综合应用能力。本阶段可安排学生到当当网进行为期两周的教学实习,让学生把已掌握的物流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最后一个学期,全体学生参加为期6个月的“项岗实习”,由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共同指导。
通过理论知识学习———校内实训———校企轮训———项岗实习,逐步培养学生从入门到精通的职业核心能力。
(二)接驳物流核心岗位需求,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通过物流专业的职业分析,物流工作岗位主要为仓储部、配运部、采购部和客服部。为接驳物流核心岗位需求,我校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