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调研论证,项目申报。根据学校各专业教育教学的需求,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校企办和各专业部要积极寻求校企合作项目,尤其是那些有利于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有利于促进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合作项目要积极引进来,主要以校企共建工作室的形 式进行合作,期间,由校企办、专业部牵头组织外聘专家、行业企业人员、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对项目进行市场调研、可行性分析论证并形成报告,着力回答“为什么合作?”这一问题。
三是民主决策,依法公证。针对校企合作项目,由学校校企办和专业部负责拟定校企合作协议,协议的内容包括合作的目的、合作的方式、双方的责任、管理模式等,明确回个问题:(1)为什么合作?(2)怎样合作?(3)合作对学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有什么好的效果?协议初稿通过行政会讨论、修改后,提交教代会讨论表决,一人一票签名,在获得半数以上代表同意后方可确认项目暂时获得通过,如果不然项目将被否决。同时,就协议内容咨询学校法律顾问并由其出具书面法律意见,确保学校的权益不受影响。
四是公开公示,签订协议。依据《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山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暂行)的通知》的要求,通过校园网等途径面向社会公示校企合作项目,公开征集合作企业,在公平竞争的情况下按程序择优选择合作企业,然后,在律师见证下,校企双方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校企合作协议。
五是量化考核,双向评估。针对校企合作过程中的日常管理、项目运行和阶段性绩效进行过程量化考核,同时,对培养学生质量、数量和就业质量等进行终结性结果考评,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方共同参与评价,考核评价每学期进行一次,针对考评结果提出改进意见,并将考评结果作为是否继续开展项目合作的依据。
2.开展深度校企合作,丰富“双融共育八对接”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内涵
学校各专业目前已建成一批校内实训中心、校企合作工作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其中服装专业实训场室面积达16000平方米,拥有实训室和工作室42间,工位数达到1500多个,校内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构有四个:中山市休闲服装工程研究开发中心、CTTC中山服装检测中心、中山市服装设计师协会、广东省服装职教集团;同时,学校还与中山英仕服装有限公司等26家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共同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我们充分利用并整合这些校内外资源,开展深度校企合作,丰富“双融共育八对接”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内涵。
(1)对接产业办专业,面向市场育人才
我校根据服装产业发展和市场人才需求,服装专业对应服装产业链中设计、生产、检测、营销等各个环节,开设了服装设计、服装制版、服装工艺、生产管理、服装模特与展示、服装营销、服装电子商务等专业或专门化方向,还依托学校与中纺标公司合作建设的CTTC中山服装检测中心开设了全国中职学校中唯一的服装检测专业。总之,对接产业办专业,面向市场育人才,专业设置和专业拓展紧紧对接产业的发展和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改造老旧专业,新增新兴专业,办有吸引力和生命力的专业。
(2)校企共建与企业岗位从业标准对接的课程体系,推进课程和教材建设
学校各专业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与学校专业课教师共同建立了与岗位技能相对接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完成了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业务流程为顺序的核心课程和教材建设,开发了一系列与企业岗位从业标准对接的校本教材。
(3)引企进校,建校企合作产学研工作室和生产实训车间
近几年来,我校把英仕婚纱晚礼服、尚道针织服装、硕森高级定制、和鹰单量单裁自动裁剪、中山市雄鸣汽车维修、启航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引进学校,在实训基地(中心)建“产学研工作室”和“生产实训车间”,严格按生产流程和岗位要求来配置设施设备,并重点考虑教学实训和人才培养的需求。例如,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近年来与中山市雄鸣汽车维修厂开展校企合作,在校内共建汽车维修中心,中心按企业市场化经营,学生在企业师傅和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直接参与各类车型的故障维修,从机电维修到钣金、喷漆均是真实生产环境,学生技能行不行?最好的评价标准就是能否把故障车修好,以及企业和客户的满意度,校企共建的汽车维修中心培养出了技术技能过硬的学生。像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