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与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专业与产业企业深度融合
近年来,我校通过学校承办的研发中心、设计师协会、检测中心等这些产学研合作平台,先后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上海和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市英仕服装有限公司等60多家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开展全面、深度和高端产学研合作,为服装企业提供新产品设计开发、精益生产、服装检测、电子商务和人才培训等服务,全方位推进专业对接产业链,专业与产业企业深度融合。
(8)承办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和服装设计大赛,增强专业对行业企业的影响力
我校积极承办行业产业发展系列论坛活动,已连续举办了七届行业服装设计大赛及服装产业高峰论坛,在区域乃至国内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增强了专业对行业企业的影响力。
(9)与区域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合作,牵头成立服装职教集团,促进了区域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
在广东省教育厅的支持下,我校牵头成立了广东省服装职业教育集团,我们与开设服装专业的省内职业院校、知名服装企业、服装行业协会等机构联合打造集产品开发、人才培养、科技推广、产品展示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带动了区域职业教育发展,也促进了区域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
(10)与高校合作建纺织服装学院,提升专业人才培养层次
沙溪是中国休闲服装名镇,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要求愈来愈高,学校在2012年12月与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建立沙溪纺织服装学院,为区域服装产业培养服装高技能人才。
三、“双融共育八对接”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五步走”操作程序使校企合作程序更规范,管理更严格
我校的校企合作实践与探索前后已走过了二十多年,从初期的“单相思”,中期的“双人舞”,到今天的“两情相悦”“产教融合”,逐步形成和完善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五步走”操作程序,使校企合作的开展程序更规范,管理更严格。
2.专业吸引力增强,招生就业两旺
近几年来,通过实施“双融共育八对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增强了专业吸引力,形成了“进口旺,出口畅”的招生就业良好局面,毕业生双证率达100%,就业率达100%,专业对口率在85%以上。
3.打造了“一基地三中心”,提升了专业实训能力和水平通过实施“双融共育八对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大了专业硬件建设的投入,提升了专业实训能力和水平,打造了“一基地三中心”,即:一基地,是由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服装专业实训基地;三中心,一是由学校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合作建设的中纺标CTTC中山检测中心,二是学校承办的中山市休闲服装工程研究开发中心,三是学校与中山市网商联盟合作建设的服装电子商务中心。
4.提升了教学效果和质量,教学改革成效明显
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产学研工作室”和“生产实训车间”,实施项目教学,在信息化手段的辅助下,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里“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在完成真实产品开发或生产中开展,“学校教师+企业师傅”共同指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学生的作品转化为企业产品,企业产品再转化为市场商品,学生学得好不好,教学质量行不行,学生的作品是最好的检验。这样的教学能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技能水平提升快,学生愿学、乐学、易学,深受学生欢迎,从而全面提升了教学效果和质量,教学改革成效明显。
5.促进了与企业岗位从业标准对接的课程、教材和教学信息化资源平台建设
全校各专业在推进基于“双融共育八对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产学研工作室”和“生产实训车间”的教学改革,开发了一系列与企业岗位从业标准对接的校本课程和教材,教师主编或参编出版教材27本,校本教材32本,建成了全校各专业教学信息化资源平台。
6.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学生,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通过实施“双融共育八对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校的人才培养紧密对接行业企业和社会需求,“产学研工作室”和“生产实训车间”的专业教学和技能训练追求“专、精、高”,由此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比较优秀,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如参加市、省乃至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都能争金夺银,其中服装专业的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实现七连冠,先后共获得13个一等奖,15个二等奖和19个三个等奖,还获得了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展示特等奖,各专业毕业学生深受企业和社会欢迎。
7.取得了丰富的产学研成果
“双融共育八对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也取得了丰富的产学研成果,一方面为合作企业完成了一系列产品的研发和制版,如:服装专业的尚道针织服装设计制作工作室,每年都为合作企业开发设计四个季度的服装样板,产品的市场反响非常好,订单和销售呈大幅上升之势,合作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充分说明了中职学校的师生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中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另一方面,工作室的师生还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研发成果,如服装专业相关工作室与中山市休闲服装工程研究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