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提升了中职学校服务社会能力
我校各专业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提升对行业企业和社会的服务能力,除了为合作企业提供产品开发、样板制作,小批量生产、维修维护等服务外,还积极参与对行业企业员工和社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如:电子商务工作室在近二年共为沙溪镇企业和社会人员开办了30期培训班,培训人员达2000人,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学校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合作建设的CTTC中山服装检测中心,为中山市及周边区域纺织服装企业提供权威高效便捷的纺织服装产品检测和认证服务。
学校产学研合作成效突出,受到中山市政府高度肯定,被授予2012年度中山市科技奖励最高奖———产学研合作奖。
9.营造了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教学校文化环境
我校各专业通过实施“双融共育八对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产学研工作室”和“生产实训车间”为阵地,积极营造了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教学校文化环境,把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和服务追求完美的价值取向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追求,积极为学校的文化建设增加丰富的内涵,如,学校民族服饰工作室师生经过艰苦努力完成了学校民族服饰博物馆的建设,馆中丰富的展品和图文资料为全校师生提供了宝贵的文化和精神营养。
10.产生了一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典型案例。
在开展“双融共育八对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和各专业教师不断改革创新、勇于探索,积极实践,总结出了丰富的典型案例(见下表),这些典型案例示范作用明显、有较大的学习和借鉴价值,其中,以服装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为基础的《“专业对接产业链”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成果还获得了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四、“双融共育八对接”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主要创新之处
1.“双融共育八对接”是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理念和实践的创新
“双融共育八对接”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就是对接产业办专业,面向市场育人才,将企业岗位从业标准和企业文化双双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共建校企合作“产学研工作室”和“生产实训车间”为抓手,以规范校企合作过程管理为要求,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实现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全方位推进教学改革,是中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理念和实践的创新,被誉为是广东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升级版。
2.学生作品转化为企业产品,再转化为市场商品,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教学改革取得新突破。
引企进校,建校企合作“产学研工作室”和“生产实训车间”,把课堂搬进车间或工作室,上课就是上岗,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里“做中学”“学中做”,专业教师与企业技师共同参与对学生的教学实训指导,教学在完成真实产品开发或生产中开展,学生作品转化为企业产品,企业产品再转化为市场商品,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技能水平提升快,教学效果好,教学质量高,能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学生,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效果,实现了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
3.“双融共育八对接”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具有广泛的示范推广作用。
“双融共育八对接”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在我校服装专业的实践中效果显著,带动了全校各专业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并在全省乃至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中也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如承办教育部产教对接高峰论坛、吸引20多个省市近100所职业院校单位来校参观交流、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向全国近200所职业院校作经验介绍等。
“双融共育八对接”是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理念和实践的创新,被作为我省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教学改革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向全省推广。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仍然是众多中职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瓶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构建和实施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双融共育八对接”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理论提升,为此,我们将继续开展深入研究和实践,为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构建提供经验和案例。
责任编辑 朱守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