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通过实施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战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与机制得到了不断完善与创新。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电梯专业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以“电梯行业人才培养政行校企协作联盟平台”为依托,开展现代学徒制模式教学试点,积极探索“多学段、多循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对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电梯行业企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作用巨大。
本文主要介绍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电梯专业多年来如何通过不断深化“政行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研究院所、电梯企业等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如何通过电梯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模式教学试点,来积极推进“多学段、多循环、多层次”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完善。
二、完善平台建设实现办学体制机制创新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电梯专业通过与“两府”“两院”“两会”“两企”的合作,构建了“电梯行业人才培养政行校企协作联盟平台”,政行校企协作成立了理事会形式的“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南区电梯学院”。2016年,学院进一步与中国建筑科学院研究分院、中山市南区办事处、广东省不止投资实业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产学研混合所有制股份企业———中山南区电梯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实现了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奠定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坚实基础,深化了“镇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构建多元投资体制、董事会领导下院长负责的决策管理机制,形成专业镇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多方力量参与办学的“多元办学”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总部+基地”协同创新发展格局。
与中山市政府、南区办事处的合作,推动“两府”出台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在校企合作中充分发挥“红娘”角色,恰当、有效地介入高等职业教育活动。与中国建筑科学院机械化研究分院、中山北京理工大学研究院的合作,充分发挥“两院”的人力和技术优势,完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优化兼职教师队伍,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围绕电梯产业转型升级和电梯技术进步,大力开展新产品研发、技术攻关,联合申报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研究工作。通过与中国电梯协会、中山市电梯行业协会的合作,充分发挥“两会”在地方政府、电梯企业中的影响力和权威作用,推动校企合作顺利进行,促进电梯专业建设与发展。通过与电梯生产制造和电梯安装维保两类企业的紧密合作,充分发挥“两企”的人力、技术、设备等资源优势,共同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共同培养、课程资源共同开发、技术服务共同参与、毕业生就业共同引导、人才培养质量共同评价。
三、探索试点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电梯专业在顶层设计上,创新“政校企行”合作育人机制,延伸“一镇一品一专业”建设模式,实施“镇校企”人才共育、专业共建、师资共培、实习就业校企共推、共同创新、资源共享的“六共”育人机制,形成了校本部、专业镇政府、行业、企业和社区之间协同创新发展的办学格局。在示范性创建过程中,始终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方向,积极为地方经济服务,根据中山镇区经济特点,实行“一镇一品一专业”,专业的设置紧贴地方经济,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尝试了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6年,我校电梯工程技术专业被确定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电梯专业通过自主招生的形式,分别与珠海信永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广东菱电电梯有限公司等电梯企业签订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协议书,共同出资,共投设备,共建“校中厂”“厂中校”,以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组建师资队伍,按照现代学徒制理念共同制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完善实训实习项目等,从而建立了以现代学徒理念为引领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满足了学生工学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