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竞赛引领着我国中职教育教学方向,已经成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评价中职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对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职业技能竞赛不仅是对学生的考验,也是对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检验,通过竞赛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差距。在进行职业竞赛培训过程中,我们总结和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把这些经验充分运用到日常教学当中,可以有效促进教学改革和发展。
一、实行教赛一体化和常态化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中职技能大赛已经成为中职学生的“高考”,各中职学校非常重视每年度的职业技能竞赛。学校要将技能竞赛融入日常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避免“精英教育”。将竞赛中的先进理念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根据竞赛规程和评分标准优化和调整教学内容。校内建立教赛结合的常态机制,从个人赛、小组赛到班级赛、市选拔赛等逐级举办技能竞赛,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加,通过人人参赛、层层选拔,逐步形成“人人都参与,专业全覆盖,层层有选拔,全国有大赛”的局面,从而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整体职业技能水平。
二、构建有特色的教学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
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创新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有效利用企业的新技术、新设备,利用竞技比赛及结果等方式,与企业进行有效交流和讨论,能反映改革创新中教学的一些成果,使学生在发展技艺才能上得到提高。
1.优化课程
对部分课程进行优化与整合,将课程按照基础能力、专项能力、核心能力、拓展能力四层次递进构建课程体系。基础能力着重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安排在第一、二学期实施;专项技能训练阶段与专业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安排在二、三、四学期实施;核心能力训练阶段着重培养学生掌握职业岗位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