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18日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把扶贫提高到新的战略高度,并对扶贫攻坚提出了新思想、新目标和新征程。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已成为下一阶段扶贫攻坚的重要行动指南。
职业教育有密集的实用技术,有广泛的用工信息,有可靠的扶持政策,有从基础做起的教育环境,在阻断贫困代际传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职业教育在“扶贫攻坚”中应该大有作为,也可以大作为。
顺德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在服务国家扶贫战略方面具有先发优势,肩负着为顺德现代化进程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勇于担当,积极作为,面向广东欠发达地区贫困孩子精准智扶,面向四川冕宁职校精准帮扶。
“双零模式”扶贫,隔断代际传递
自2006年广东省政府实施“双转移”(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战略,广东省教育厅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扶贫措施。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积极探索零学费入学、零距离上班的“双零模式”扶贫。该模式的学生是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贫困家庭的子女,零学费入学,这些学生独立建班,通过半工半读的方式一边在合作企业顶岗实习,一边在学校学习。他们通过顶岗实习获取报酬,用于支付生活费。学生一毕业马上就可以零距离上岗。以实现“招生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11年来共培养了1050名毕业生,有102位学生通过技能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免试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或参加高考继续升学。89%的学生就业对口,就业质量高,很多毕业生成为各大企业中坚分子。如机电063班李文广成为康宝电器有限公司西南片区的销售经理;机电072班陈文洪同学成为东莞中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机电062班黎房斌自主创业,拥有自己的公司。创业成功的黎房斌常说:“相对于别人,我是不幸的,相对于命运,我是万幸的,国家的资助政策使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梦想则给了我源源不断的动力,梁銶琚职校为我提供了实现梦想的舞台,我的家庭因为我彻底隔断了贫困代际传递。”
“校企共育”扶贫,提升造血功能
我们认为:学生只有找到了一条稳妥可靠的技术致富之路和一个好的出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才能真正隔断贫困代际传递。如何为贫困学子插上腾飞的翅膀,我们主动寻求行业企业的支持,将扶贫工作从学校单方“输血”转变为与企业合作互动“造血”和主动“生血”。我们与企业家们共同探讨人才培养和扶贫的思路、方法,探讨如何找准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利益共同点,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与就业的问题。经过反复的筛选,确定了康宝集团公司、海信科龙、顺峰集团公司、福盈酒店等23家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并与他们共同签定了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合作协议。如学校与康宝集团的合作协议中就明确:“康宝订单班”的学生在康宝集团顶岗实习期间,月薪不低于2000元,在学生回校学习期间,康宝集团还给学生300元/月的生活津贴,同时要求“康宝订单班”的学生毕业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