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四川冕宁职校的对口帮扶中,我们同样重视发挥企业在职教扶贫中的作用,牵针引线,把顺德的企业引入冕宁职校,拓宽学校校企合作渠道,从而提升学校的造血功能,提高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效能。
“聚焦智志”扶贫,培育发展潜力
我们认为:职业教育是阻隔代际贫困的有效路径之一,但这里有一个前提,即学校的办学质量也应该是过硬的,能够帮助学生长远发展,否则学生依然面临再次返贫的挑战。在开展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培养学生的技能及学习能力放在首位,按“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进行教学改革,围绕生产岗位需求,编写适合“双零模式”班学生的教材,共编写了23门教材,内容上突破了专业学科本位思想,注重安排提高学生岗位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的内容,合理安排文化基础课程和职业技能训练的比例,在教学目标上,体现了市场和社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注重培养学生具备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作风。在学生考核方面,我们按“应知、应会、应用”的原则,依据企业对各岗位从业人员的要求,将学生的考试分为应知、应会两个部分,应知部分由理论课教师考核,应会部分由工人师傅在学生实际生产中结合产品质量考核,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每一次生产任务的完成过程都是一次考核过程,实现作业与产品合一。
扶贫先扶志,针对贫困学生,我们编写了专用德育教材《从学生到职业人》,特别重视引导学生挺起腰杆、自立自强。鼓励贫困学生正确面对眼前的困难,扶持他们依靠自身努力、走技术致富的正当路子。我们通过组织心理辅导、社团拓展活动、企业家进校园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思想,振奋学生的精神。让贫困学生懂得,经济上的暂时困难可以在政府、社会或朋友的资助中得到化解,但依靠资助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只有扎扎实实掌握专业技术,练就良好的操作技能,有志气,能担当,在自信中学会勇敢顽强,永不服输,拥有终身受益的能力和素质,才能永远告别贫穷,逐步走上创业致富之路。
为了辐射我校的经验,从2017年开始,我校对口帮扶四川冕宁职校,通过“1+2”的联合办学模式招收中餐烹饪专业的学生到我校就读;进行行政干部、教师互派及交流;选择对口专业进行共建及送教上门等方式,促进贫困地区学校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