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社会上,青少年犯罪事件、青少年校园的暴力事件已成社会和各级各类学校热门的话题,在传媒中、网络中时常曝光。这一系列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问题,反映出我们教育系统在日常教育工作中的不到位及对青少年教育管理力度不足所导致的。在学校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心理辅导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但是,作为一个班主任,他还是一个教师,除了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外,还要负责本班学生的思想、心理、生活等方面调解与疏导工作。面对高校扩招,进入职业中学就读的学生,更加以自我为中心、热衷议论自由、提倡张扬个性,特别是纯男生班的学生,更是桀骜不驯、脾气急躁、崇尚暴力,这使得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除了觉得更加心力交瘁、疲惫不堪外,还收不到效果。在这种形势下,教师要如何应对这个问题,为此我们作了专业科任教育参与德育工作尝试与探讨,也从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成果,下文就此谈谈笔者的体会和做法,与同行们研讨。
一、科任教师协同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从教育学上来说,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是教育者的施教与受教育者的受教之间的关系,学生学习活动中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等都存在着规律性联系。教育学的任务就是要探讨、揭示种种教育的规律,阐明各种教育问题。在我们的教育中,特别是职业教育,一定要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来要求学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懂得做人的道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培养人的基础工作。无数历史事实证明,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美德、智慧、意志和毅力都是从小养成的。
作为一个专业科的科任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活动,并不是把所讲授的课程讲完就算是上好一节课。我们所说的教书育人,两者是同时进行,也就是说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里除了讲授知识外,还要肩负起教育学生,引导学生的品德向好的方向发展的任务。进入到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整体素质比较低,学生普遍存在着以下的特点:怀疑、固执己见,自以为是、自视甚高、武断、冲动、激进;而且急躁易怒、缺乏自制力;自私、无责任感;等等。特别体现在专业课的上课期间,由于上专业课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来说,无疑像在听天书,所以学生就会经常出现上课讲话、睡觉、搞小动作,更有甚者与专业教师搞对抗。这些现象对于专业的教学是一种极大的阻碍。为避免以上的情况出现,笔者在专业学科的教学采取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教育教学的心得与经验,具体做法是:
1.理论课上课前,让学生提前给自己制订一个小的学习计划。在教学中,笔者事先告知学生下次教学的内容及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给自己制订下次的学习目标是交到我手上,并且要求他们这个目标制订的原则: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高低的标准由笔者检查学生的计划后,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作修改)。然后,在下次的教学环节完成后,通过小测试的形式,让学生检查自己有没有达到自己所制订下的目标,达到或是超出的有奖励,没达到的让其说出自己没达到的原因并提出改正的意见。这样,学生的学科主动性提高了,学习的氛围也好了。
2.专业技能的分层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职业中学的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提不起兴趣,这可以理解,但对于专业技术,学生也没兴趣,那就存在大问题了。这主要是因为所学专业学科的专业性太强,学生跟不上课程进度,学习就越来越提不起劲。
二、专业科任教师要提高教学的认识,深入钻研教育教学理论,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作为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的教学难度比普通中学的教学难度要高。同时,专业教师必须认识到,职中生在学校学习的两年时间里,我们的教学要坚持先育人后教书的原则,因为学生没教育好,就算完成教学任务,所收到的教学效果也不大。另外,作为传道授业者,除了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外,我们还要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知识。因此,要求教师必须进一步充实自己,与时俱进,才能在学识上真正成为学生的老师,才能科学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注意专业知识的更新和业务进修,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学以致用,不断琢磨教材教法与学法相结合,善于调动学生主体,引导其自学,继承前人教学思想精华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作为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运用别人的研究成果,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育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