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信息技术在中职学校教学应用优势突显
(一)教与学不再受缚于时空
信息技术催生了公共化信息平台教学模式,使中职学校的教学模式发生巨大的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受缚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非常强,教师对学生的授课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作为学生如果不能按规定的时间在指定的地点,是无法听取教师讲课的。但是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得教学对时间和空间的要求大大地降低了,学生听课时间地点也较为自由灵活。
公共化信息交流平台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许多便捷的条件,学生向老师讨教和询问问题的时间不再局限于上课,地点也不再局限于课堂。只要有网络,学生可以随时在平台上与老师互动。教师也可以将自己的教学心得、教学内容和讲义等资源上传到平台上供学生下载学习,为学生们的课后自主学习提供了学习资源保障。
(二)课堂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
信息技术使得课堂教学方法也多种多样。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使得教学方法由传统的单一板书讲解转变成了集声音、文字、图像、动画于一体的多感官立体式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板书时间占据了授课时间的很大部分,使得授课效率受到限制,如今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学内容课前制作成演示文稿的PPT格式或微课形式,上课时直接播放演示,并结合其中的文字和图片进行形象地教学。
(三)教学效果提升得更高
课堂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传统的授课方式仅仅局限于口授板书,对教室环境要求比较严格。如果教室光线不好,教室后排同学可能看不清前端黑板内容,如果教室不够安静,学生可能听不清教师的授课内容,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现阶段投影仪、话筒、扬声器等信息化的教学设备,可以保证整个教室每位学生都能很好地接受教师授课。
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可利用的信息资源更加丰富。丰富的信息资源可让所授知识更为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更容易被学生掌握和接受。传统教学没有可视的具体实物没有具体的实践操作,仅仅是口头描述的方法并不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清楚的认识,比如模具专业有关金属加工的教学,其中所涉及的各种车床和金工技术,如果仅仅凭借口头讲解,学生根本理解不深。如果借助多媒体设备,将车床、铣床等设备的工作方式用动画的形式为学生展示,那么学生就会对所学知识有非常形象和深入的理解。
信息技术时代中职教学之我见
四、结语
教育信息化,可以做到将外部世界引进课堂,使学生产生与现实世界、现实生活较为接近的体验,促成对知识信息的全面了解与获得。在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中职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运用信息技术变革优化教学方法,才能从根本上做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百年树人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玉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发展需求与趋势[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2).
[2]严月娟.美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4(07).
[3]李伟.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4]曲晓蕴.中职学生学习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5]万伟.三十年来教学模式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学刊,2015(01).
[6]李倩.中职学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
[7]刘晓红.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构建高效数学课题[A].2017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成果集[C].
责任编辑 朱守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