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的发布,国家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很多中职学校都陆续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因为是刚刚开始办学,所以还有很多地方不够完善,急需我们去不断探索与改进。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声乐、乐理与视唱练耳、键盘乐器和舞蹈这几门课程,它们的教学目的就是为幼儿园输送合格的音乐教师。然而,目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往往偏离了我们的培养目标,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值得我们去重视和深思。本文就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有效对策。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现状分析
(一)音乐教学的定位不准确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既不同于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学,更不同于高等艺术院校的音乐教学。因为我们面对的学生基础不一样,培养的目标也不同。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是中小学音乐教师,高等艺术院校培养的是音乐创作与表演人才,而我们培养的是幼儿园的音乐教师。高等院校的学生都是经过高考的术科考试考进去的,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而中职学校的学生在音乐方面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很多学生在初中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音乐课都是当成副科对待,有时甚至被主科占用。
(二)音乐教学与职业需求脱节
由于中职学校的音乐教师大多是高等师范院校或高等艺术院校出身,所以容易在自己的音乐教学中沿用高等院校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特别注重对学生技能技巧的训练。
比如声乐教学中追求歌曲的难度,歌越唱越大,调越唱越高;键盘教学要求学生弹的曲子越弹越难;舞蹈教学要求学生基本功要达到专业舞蹈演员的高度;乐理知识讲得既全面又深奥,有些乐理知识对于学生将来的职业需求没有多大用处也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学生听得也是一头雾水。
但是对于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却不够重视甚至忽略,从而造成学生毕业后对一些常识性的知识都不懂,闹出很多的笑话,这也是我们的教学脱离了我们的出发点即培养目标,背离了学生的职业特点造成的。
(三)音乐教学各学科间缺乏沟通与联系
由于课程设置、设施设备及师资等各方面的原因,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课程主要划分为声乐、键盘乐器、乐理与视唱练耳、舞蹈等课程,而这些课程一般都由不同的老师担任,他们在教学中往往都是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和进度进行教学,这样就造成很多问题出现,比如乐理课讲的知识,键盘课又要重复讲,或是乐理课讲的理论知识跟不上键盘课所需要掌握的知识;比如声乐课学的儿歌,键盘课也不会去学习它的即兴伴奏,造成会唱的不会弹,会弹的不会唱,等等。
二、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明确培养目标,转变教学观念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幼儿园教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是培养能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活动的幼儿园音乐教师,而不是培养音乐家、钢琴家或舞蹈家。教学中无论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都始终应该围绕培养幼儿园音乐教师这一目标来进行,体现职前教育的特点。所以我们应该改变音乐教学“重技巧轻能力,重提高轻基础”的做法,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对学生专业基础理论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表现能力的提高上。
(二)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现任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在学校开设学前教育专业以前,很多都是担任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他们对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各学科的教学大都按照自己在大学里学习时或是中小学音乐教学时的模式和方法进行教学,不能很好地适应职前教育的特点。所以,对于刚刚开办学前教育专业的中职学校来说,想办法让更多的音乐老师参加各级各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培训很有必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快更直接地了解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使他们逐步向专职化方向发展,以适应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工作。
(三)加强校内外交流,学习他人的有益经验
加强校内外交流包括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就是学校应组织音乐老师到办学经验丰富和办学理念先进的中职学校进行听课和交流,学习他们的教学新理念和方法,与他们的音乐教师面对面交流;请进来是指我们应请一些在业界有权威和有经验的专家到学校来作专题讲座或指导工作,有针对性地指导我们的音乐教学工作。
(四)保障教师幼儿园实践时间,增进对幼儿园音乐活动的了解
虽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里有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