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随之也得到快速发展,教学工作也因此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面对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要求,中职会计教学要跟着时代的发展进行创新,并且在探索的过程中积累经验,从而做到不同教学方式的创新,让中职会计教学可以有更好更快的发展。充分运用好思维导图对中职会计教学的质量提高有实效,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一)思维导图的定义
思维导图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英国的托尼·巴赞发明创造出来的一种有效记笔记的方法。思维导图的另外一个称法是心智图,其表达方式是放射状的,具有辐射性,这种图形技术是很有用的,在此基础上可以发挥人大脑的无限潜能。
(二)思维导图可以促进大脑发挥最大功能
思维导图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思维工具,其整体画面特别像是一个人的大脑,与人类大脑的思考模式相符合。因此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激发人类无穷的潜力。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大脑中的“神经元”,它的功能是去感受刺激以及兴奋的传导,神经元的构成要素有胞体跟突起。很多的突触互相连结构成了人的神经系统。思维导图也就是这样一种放射性思维,它是运用一种不同的方法来对词汇、图形、数字以及逻辑进行掌握。
(三)思维导图对科学与艺术、逻辑和想象的平衡发展起到协助作用
语言、文字、数字、符号方面的信息主要是由人的左脑负责处理,图像、声音、节奏和韵律等信息主要是人的右脑来负责处理。因为平常的生活习惯和教育教学的影响,大多数人的左脑都得到了良好的开发,然而右脑却没有,所以如果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右脑的功能就可以使我们的学习力、记忆力和竞争力都得到提高。
中职学校《基础会计》专业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理论性强、涉及知识面广、能够密切联系实践生活、技能操作性强等。然而,现在的中职学生还存在着一些比较普遍的问题,比如说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高、课堂的参与度也不高等。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让老师的教学方式得到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可以得到改变,从而把《基础会计》课的教学效率给提高。
二、在中职会计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
在中职会计教学中,老师运用思维导图时要考虑会计专业的实际教学情况和教学特点,有效运用好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让会计教学可以做到良好的长远发展。
(一)在备课中运用思维导图
将思维导图深入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吸收会计专业知识。老师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在备课时合理运用思维导图。老师对思维导图的绘制时间一般是在其备课时间,绘制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运用软件来绘制,另一种则是手工绘制。手工绘制导图有其优势也有其劣势,优势是手工画图可以加深记忆,劣势是这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并且还要求老师要有绘画基础。所以,运用软件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就有了很大的优势,利用电脑软件进行绘制,能够最好地把思维导图的效果给显现出来,这对于老师的课堂讲解也是十分便利的,相对于手工绘制,这也节省了很多时间,让老师的教学进度可以加快,从根本上解决了实际教学过程中效率低的问题。所以说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思维导图教学方式拥有良好的实用性以及便捷性。所以,思维导图教学方式值得在中职会计教学中推荐使用。
(二)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全局观念
思维导图对学生构建知识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让知识变得更加有层次、结构性强而且清晰易懂。整个会计学的知识点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老师要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自己把所学过的知识点都联系起来,再有条理地进行分析。能否学好会计知识,就在于能不能够把会计的知识点思路给理清,是否能把握全局。思维导图的优点就在于其能够把复杂的问题,用最简单的方式表现出来。
比如说,当学生一开始拿到《基础会计》的教材时,老师便对学生提出要求,让学生根据目录绘制一张思维导图,并且标记好重要的知识点,以便在之后的学习中抓住重点。
2.思维导图可以增强师生的交流,并对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起促进作用
思维导图的使用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点的判断、分析提取出关键词,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老师也能够从学生绘制的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