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广东省进行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模式的推广。随着中职生的升学渠道不断拓宽,中职与高职专业技能方面能否有效顺畅地对接,成为中职学校和高职学院共同研究的课题。以惠州工程职业学院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为例,为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对接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应用技术专业的技能要求。惠州工程职业学院电子教研室对中职电工技能实训课程进行长期的探索,分析电工实训教师实践的不足和改进措施,在电工实训指导和考核方面总结出多方面教育教学经验。
一、学生电工技能实训指导现状分析
在职业教育院校中,电子电工属于一门操作性与实践性较强的科目,实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这是职业院校在教育对象的培养目标方面决定的。职业教育应当为社会与经济发展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在电子电工专业的培养目标中,学生不仅应当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专业操作技能,可见实训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当前的电子电工实训工作在具体落实与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应当引起重视。
学生电工实训能力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做后盾,技能达到一定水平后就再也难高;(2)学生的技能水平与操作速度需要进一步提高。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完成任务,技能水平,特别是操作速度有待进一步提高;(3)学生实训过程中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4)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当突发事件能力差。
二、解读培养方案,落实指导方针,认真研究对策
《纲要》指出,到2020年,要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广东省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模式人才培养的方案,将培养目标统一定位为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
1.体现“高技能”
高技能人才是各行各业中的杰出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是技术创新的探索者、实践者和推动者。高技能人才能凭借娴熟的技术、创新的理念、奉献的精神和不凡的业绩,赢得了全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值得全体劳动者学习。在中高职衔接中,专业技能是衔接的载体,高技能是中高职衔接的具体表现。在实际教学当中,中高职衔接学生的教学管理要有别于普通中职学生,而实训指导将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这给我们职业教育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技能”人才。
2.明确“高素质”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新的界定。中职职业教育,重点培养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和民族传统工艺振兴需要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需要的新发展、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这对中高职衔接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说明中高职衔接学生应比普通中职学生具备更高素质的要求。实训指导方面,不仅停留在基础技术指导,还应该在新技术推广、技术创新和推动行业发展等方面进行精心指导。
三、实训过程中,结合多种教学模式,精细实训环节
为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技能实训教学中结合多种教学模式,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通过这样特殊的实训训练,使三二分段模式下的中职生从实训教学中掌握相关技能技术。
1.运用一体化教学,加强师生双向互动实施教学
中高职衔接学生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在一体化教学模式过程中。教学活动是双向互动的,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对象,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充当指导角色。一体化教学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自己参与实操还能够熟练掌握实践操作技能。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教学场地与教学器材,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学实施时可以通过这几方面实行。首先,提出项目要求。教师将新的项目引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主讨论与思考。其次,因势利导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可以边演示,边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同时进行思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明白知识转化的相关原理。再次,利用示教板进行讲学。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各种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工作过程,激发学生对电路的兴趣,实现教学目标。
2.配合项目教学法,突出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基于探索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一种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