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平时教研学术会议访谈交流和众多已有中小学校园足球推广成果的回顾,和我校足球推广实践应用及一些中职学校足球推广应用比较。我们发现已有的成果对中小学适用性较强,特别是同一个地市的中小学较为适用。中职学校的特点已有的成果应用起来有些不适应的感觉。适合中职学校推广足球项目的系统研究不多和不够系统。通过与兄弟学校足球专项体育老师的交流和有目的的问卷(表1和表2)调查发现。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足球项目推广出现应付或不够系统的现象,如出现如下问题。
(三)教学计划上有足球、课堂上无足球的现象
根据了解,在没有《广东省关于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地方足球实施方案下发之前,大部分中职学校足球没有进入日常体育课堂的教学计划,因为大多数学生没怎么接触过足球教育,没有基础,兴趣差。很多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只有广播操、田径、体能、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等运动技能。现在《广东省关于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地方足球实施方案下发后,要求中职学校每学期应根据学生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开设足球课程8节课或以上。基本上足球项目都上了教学计划,但执行不是很理想,有这几方面的因素:由于多年初中和小学足球教育教学断层,学生足球基础和兴趣普遍较差,课堂教学组织难度加大。由于多年足球教育教学的断层和场地要求及教师足球教学技能生疏,加上日常教学管理督导不够严谨,造成日常足球教学中教师教学组织性不高,只有在公开课时和应对上级检查时才出现比较规范的足球体育课。
(四)多数中职学校只组建男子足球队,出现“重男轻女”的现象
《广东省关于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地方足球实施方案下发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教育社团部门搭建了中职校际间学生足球比赛平台,多数中职学校都组织了学生足球队,多数为男子足球队,出现“重男轻女”的现象,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而且差异极大。有些中职学校为了争荣誉不择手段不考虑中职学校足球发展循序渐进规律,直接到体校或专业队去拉人,只有在比赛前3周左右这些学生才出现在校。这种做法对足球在校园普及非常不利,因为它没有起到以点带面作用,如果真正(不是挂名的)在校在班的学生参与足球队训练了,足球训练队员会在平时对周围的同学起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所以中职学校足球训练队,必须是从学校各班级抽选出足球基础较为好一点或兴趣较为浓厚一点的学生,通过课余时间训练足球的队伍,在校园足球中起到以点带面作用,包括男子队伍和女子队伍。女子足球队组织不起来跟女子足球比赛定位有关,现在应该是扫盲普及阶段(足球教育教学断层很久了),女子足球比赛应该先从抓3人制或5人制足球比赛较为容易些,再过一段时间才过渡到11人足球比赛或并存,才有利于足球在中职校园女生中的发展。
(五)有的中职学校没有自己的校园足球联赛
各中职学校要常态性开展班级足球联赛,包括男子联赛和女子联赛。足球联赛在校园足球氛围形成中起促进作用,让更多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自觉参与度,会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足球运动。但由于足球比赛场地要求和比赛组织横跨时间过长,导致各校不太愿意搭建联赛平台。其实比赛的组织可以改成按校本比赛规则进行,目的是普及足球阶段,可以调整比赛人数少、时间短、场地缩小等规则,对搭建班级足球联赛起便利作用。
(六)有的中职学校没有学生足球社团
有很多中职学校对学生足球社团作用认识不足,而没有组织校园学生足球社团。学生足球社团对足球在中职校园推广起不小作用,特别是在校园足球比赛中帮不少忙。学生足球社团是指学生为了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足球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足球组织。学生足球社团又是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校园第二课堂的引领者。足球社团骨干是围绕足球比赛组织存在的社团成员,能胜任裁判执法、比赛组织、比赛的外围工作,要注意各年级学生足球社团骨干接续培养。
(七)多数中职学校都没有实用而简易的规则和系统性的校本教程
本次问卷调查显示,多数学校用足球教材都是足球专项班的教材。此类教材难度大、全面、系统、目标定位高。但在当前足球教育教学严重断层和基础比较差的情况下,出现水土不服。一定要编写校本简易教程,设置适用于中职学校校园足球推广的课程,主要是用来引导中职生理解相关足球知识或者指导完成足球特定的任务。包括足球教学总编制、教学计划、内容、考核标准与操作、简易规则(3人制、5人制小场地足球比赛)等。
三、结论
基于上述问卷调查的分析和文献资料研究比对,对我们中职学校推广足球运动现状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中职学校足球发展要循序渐进,需要时间的浸泡,并积极实事求是寻求变革,力争解决上述问题。特别是在中职足球校本教程和简易规则,学校建设或小型化、多样化的校园足球场馆设施,体育老师对足球理论技能再熟练的培训,学生足球社团等方面一定要脚踏实地去做,从而对足球在中职校园推广普及起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 朱守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