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高校、政府与社会组织三方互联
互联网创业本身就是一种基于现代发展模式和信息支撑基础上的创业模式,因此其具有灵活性和联动性特点。通过对国外大学生互联网创业体系的分析,不难发现国外大学生在互联网创业方面不仅在思维方面创新性极强,且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也有较强的行动力,有敢于冒险并且敢于承担责任的意识和勇气,这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社会各个机构的支持以及教师的鼓励,当然也与国外家庭教育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我国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过程中,联动机制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大学生互联网创业不仅是一种概念,也不仅是一种创业的方式,同时也是解决我国整体就业创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从国家和政府的层面而言,大学生创业能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并且在此过程中创新思维的融入,能够为我国整体的创业市场注入新的活力,进而间接提升政府与企事业单位整体实力,并且在新思维的融入下,国家可以另辟蹊径,寻找全新的发展模式,而不是固守老路,在时间的消磨下逐渐被淘汰。因此针对国内部分人员对大学生创业指导缺少深入理解的问题,应该大力宣传,倡导社会、政府等参与并支持大学生创业,高校则针对目前的市场形势进行教育的深化改革和课程调整,做好创业教育,在不同领域的支持和帮助下,我国大学生创业人数必然会逐渐增加。上文提到,在某个阶段对于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研究中,很多学生单纯地将互联网创业理解为在网上创办企业,或者利用网络进行营销,以这种思维作为创业导向,无法体现创业的创新性,只能创造一批互联网复制性营销人才。因此在创业教育中,要注重创新性理念,由高校、政府以及社会等各个领域协助支持,形成大学生创业联动机制,借鉴国外创业教育中自由化、竞争性以及冒险意识的融入和培养,激励大学生勇于进行互联网创业,在创业方面突破新的界限。
四、结语
当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国家对于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学校也顺应形势开展了多类课程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在内部和外部的呼声和烘托下,大学生对于创业的了解和认知也越来越多,而互联网作为新时代的信息工具,是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我们更应该立足国情,分析经济市场的发展规律,认知到大学生自主创业保障体系上存在的问题,快速地调整和更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保障和支持。对于国外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研究,发现国外在自主创业保障体系方面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做法,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国可以借鉴这些先进的经验,加大自身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力度,从而提升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水平,但不能全套照搬国外的创业体系和模式,而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发展状况进行,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和平台,强化创业指导和服务,让学生在有创业意愿的前提下,愿意冒险和尝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基金项目:2015年广东高校省级重点平台和重大科研项目“学分制下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项目编号:2015GXJK217)。]
参考文献:
[1]胡新华,周月.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英国高校的经验与启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43-50.
[2]杨宪敏,张海静,郝增华.浅谈“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问题及对策——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58-61.
[3]周素娜.“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研究——基于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认知的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2):103-106.
[4]赵军,杨克岩.“互联网+”环境下创新创业信息平台构建研究——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例[J].情报科学,2016(05):59-63.
[5]程林,刘京华,黄文璐.大学生互联网创业中遭遇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福州大学城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9):138-140.
责任编辑 何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