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对学业是否有帮助这一方面上,统计结果表明,50.68%的家长认为国家助学贷款对学业是有一些帮助,但仍有较大经济负担,只有5.41%的家长认为是没什么帮助的。据当事人陈述,这主要与学生专业所需学费的金额有关。即同样的贷款金额,对于学生所学专业学费的减负程度各不相同,原因在于每个专业花费不同及家庭所能承受的费用也不相同。
5.政策实施时,信息不对称
当我们问及一些家有孩子就读的贫困人家,大部分村民表示基本都听说过高校贷款,而遗憾的是,大部分村民也未对其深究。根据我们走访的情况,有极大部分村民对“贷款”一词尤为敏感。他们认为国家助学贷款与社会上的高利息贷款没有太大的区别,从而抱着被骗的心态去远离。从这一层面看,这些贫困地区的村民对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基本定义的了解是微乎其微的。而导致出现此类现象的原因也正是贫困地区对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宣传不到位。
三、拟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对基础教育设施的建设
基础教育设施是保证教学、生活、生产、体育活动等方面的需要,师资力量是保证教学质量、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但部分贫困村的基础教育设施不足,贫富地区师资力量差距较大,极大限度地约束了孩子们对知识的获取。因此笔者建议,相关职能部门能针对此现状,继续加大对基础教育设施的投入与充实师资力量,让贫富地区的教育不公平现状逐渐消除。
(二)加强思想观念的引导
在国家对助学贷款政策大力宣传的背景下,我们应该从根本上纠正贫困村民“读书无用论”的腐朽思想,正确引导贫困村民向“受教育促进家庭经济增长及提高生活质量”的方向发展,让村民意识到家庭经济是与家庭成员的整体受教育程度息息相关的。
为了加强思想观念的引导我们可以用以下方式进行改善。第一,树立榜样,把村里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成功人士的先进个人事迹做成宣传海报粘贴在村委会的公告栏,以传播正能量的方式感染村民,从而从内心深处相信受教育给自身带来的优势。第二,定时宣传,村委会和学校制定一些计划,在相应的时间以视频、广播、宣传栏等宣传方式播放“知识改变命运”的真人事迹。
(三)加强政策的宣传
1.政策宣传方式
(1)线下宣传——学生资助宣传队伍建设。建议政府设立国家助学政策宣传机构,以学习国家助学政策为主要任务,培养专业化人员,组建队伍每年定期到指定的区域进行相关政策的宣传,并且让各队伍进行经验交流,最后进行反馈。
(2)线上宣传——完善学生资助信息。区域宣传队伍充分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线上渠道建立公众号等平台与线下宣传相结合,对政策落实进行具体宣传从而起到引导作用,例如国家助学政策的申请对象、流程等相关问题的解答。
2.拓宽学生获悉政策渠道
(1)学校宣传。笔者建议加大学校方面的宣传力度。学校对政策的宣传是让适龄学生最直观了解到政策的宣传方式之一。通过学校的宣传让每个学子都了解到国家助学政策从而推动国家助学政策的进一步宣传,如可以不定期播放相关宣传视频,由教师向学生讲解政策相关内容等。
(2)村委会宣传。村委会需向村民加大国家政策的宣传,改变村民读书无用的观念。让更多的青年学子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继而运用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推动农村的发展,建设基础设施,强化公共服务,改善居住环境。同时,村委会不定期开展座谈会,向村民普及政策知识,让更多有需要的人获得帮助。
(3)高校进行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实地宣传。各大高校也可在寒暑期组织本校的优秀毕业生代表下乡分享个人经历,以真实事例让村民从根本上意识到受教育程度与家庭经济状况的正比关系,从而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王长民.国家助学贷款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浅析[J].财经界(学术版), 2010(5):22-22.
[2]任纬兵.建立和完善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陆丰凝聚各方力量扎实推进脱贫扶贫工作[N].汕尾日报,2016-09-02.
[4]广东省教育厅,中山大学.世行贷款广东省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示范项目(P154621)社会影响评价报告(修订版)[R].2017-3.
责任编辑 何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