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计算机职业教育进行改革,必然需要对现有的课程进行调整,将课程重新进行整合,以适应新的教学环境的需求。
1)调整前课程结构
表1 调整前的课程结构
当前多数院校认识到了“模块化”教学的重要性,也开始使用该种方式进行教学,但是仍然有需要提升的地方。从实际情况来看,计算机课程的安排多是以“课程”与“能力”为中心,将每一门课程单独分开进行教学,这些课程虽然都包括在计算机教学体系下,但是课程与课程之间并没有呈现出相应的关系,如“递进性”等,这样不利于学生建构知识体系,而学生也不知道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当前多数院校的课程结构见表1。
职业院校的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以上课程安排对学生的发展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内容不够直观化,效果也欠佳,故而需要进行调整。
2)调整后的课程结构
经过大量的分析,笔者认为基于IT行业特点调整计算机职业教育的课程应当以“项目”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教学,在选择课程时应当尽可能地以IT行业中某一项目的需求为标准对学生进行教学,在第一阶段主要让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选择基础课程;第二阶段可以以某一个小项目为基础让学生在学到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项目处理能力;第三个阶段则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项目,在项目的基础上设置课程;第四个阶段是在项目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实习实训,而不是随意散漫的实习与实训,具体的课程结构如表2所示:
依照这一课程结构,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
(二)课程实施方案
在确定了课程的结构之后,还需要设计相应的课程实施方案,这样方能确保各种教学活动均落实到位,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其课程实施方案如图2所示:



